国产电视剧“大而不强” 近半剧集“打水漂”
据国家广电总局有关负责人透露,2010年我国电视剧产量约1.47万集,为5年来最高,居世界第一。但广电总局同期发布的官方数据显示,中国每年电视剧产量和播出比为5∶3,近3年来电视剧审批数目和已播出数目比为10∶1,电视剧生产处于“大而不强”的尴尬境地。
产能过剩
近半剧集“打水漂”
来自广电总局的数据显示:2010年全国生产完成并获得《国产电视剧发行许可证》的剧目共计436部14685集,中国由此位列世界电视剧生产第一大国。然而,真正能在电视台播出的电视剧仅8000集左右。相关资料显示,去年我国投入到电视剧上的资金达63亿多元,但创造的产值不足17亿元,这样的产业现状已经维持了3年。整个电视剧行业的风光仅靠几部电视剧支撑,更多的钱打了水漂,看似“巨无霸”的电视剧行业,不得不正视“产能严重过剩”的问题。
“电视圈内流行一句话:一个公司一年拍一部剧只够持平,一年拍两部略有盈余,拍三部又赔了。因为电视台容纳量有限。”中北电视艺术中心总经理陶玲玲说。从目前来看,虽然视频网站购买正版电视剧的数量在增加,但电视台仍是电视剧的主要播出窗口,除此之外,电视剧并没有其他环节可以播出和回收成本。
香港大公报此前曾发表评论称,国产电视剧年产万余集,半数卖不掉,即每年有一半的电视剧拍完后就束之高阁无人问津,中国电视剧市场为此每年至少浪费近30亿元。一方面是大批水平低下的电视剧库存积压,另一方面是高水平的电视剧已成凤毛麟角,好剧难求。
陶玲玲表示,现在电视台都在加大自制剧和定制剧,这样的投资制作更科学更直面市场,因为电视台对市场的口味更加了解。但电视台话语权过大,会挤压大量民营制作公司的市场空间。
题材重复
非“穿越”即“潜伏”
今年荧屏上刮起一股穿越风,《宫锁心玉》收视一路高升后,《古今大战秦俑情》、《步步惊心》、《仙剑情缘》、《灵珠传奇》等数十部同类型剧便十万火急前来分羹。而统领电视剧江山已经3年的谍战剧则生力军、后备军无数,今年热播的《风语》、《借枪》、《风声传奇》、《旗袍》等,几乎是清一色的谍战题材。
从一些制作公司的排片表上可以发现,古装、谍战、历史、家庭等剧型仍是他们投资的重点,即使大公司也难有创新。一位电视台从业者对记者表示,目前各地卫视日趋白热化的竞争主导了电视剧生产的行情。“电视台之间的马太效应在加大,强势电视台对一流资源的抢夺日益明显。”制作公司只看到《士兵突击》、《我的团长我的团》、《三国》、《红楼梦》不断刷新的单集成交价,变得日益保守、不敢创新,什么题材流行拍什么。
SMG影视剧中心主任兼SMG尚世影业总经理苏晓一针见血地指出,影视公司上市潮也带给这个行业剧烈的冲击,“钱”字当道,制作公司日趋急功近利,一味跟风翻拍。
投资人业余
电视剧行业泡沫多
炒股票套住了,炒楼赶跑了,炒大蒜、炒绿豆百姓怒了,炒艺术品水太深……那就投钱拍电视剧,电视剧行业已然成为众多流动资金的又一个投资渠道。
去年电视剧行业的关键词是“通胀”,以明星身价打头,整体人力成本、制作成本的上升令制片商叫苦不迭。
陶玲玲表示,随着文化创意产业成为投资热点,众多电视剧领域的新入场者对行情也起了一定扰乱作用。“现在每年进场拍电视剧的业外老板很多,煤老板、房地产老板比比皆是。这类老板财大气粗,通常只要求不赔钱就行,指定要请大明星,也不懂挑题材选剧本,再碰上些会忽悠的制片人,动辄花数千万元做一部剧,结果赔了。”她认为,这类游资不懂电视圈的商业规律,一些“非理性”投资行为不但造成资源浪费,也哄抬了价格。
“游资光顾电视剧历来都有,因为电视剧投资制作的专业门槛太低了。”北京慈文影视制作有限公司董事长马中骏表示。
但也有业内人士认为,“通胀”主因在于影视公司的“上市潮”,而不是“煤老板抬高明星身价”那么简单。媒体报道目前国内有十余家影视企业等着上市,实际上不止这个数。影视公司对人才的争夺也进入白热化,从给高薪酬到给股份,引发整个行业的“通胀”潮。
出口不力
输出仍未“走出亚洲”
资料显示,韩剧出口额从2002年到2005年短短3年就突破了1亿美元大关。而同期的2005年,中国国产电视剧出口额仅为1亿元人民币。中国电视剧的海外销售额仅占总额的5%左右,且销售面很小,销售价格也不高。近年来,一些知情的业内人士表示,由于受各种因素影响,中国电视剧的海外销售量下降趋势更加明显。
广电总局电视剧司有关负责人曾表示,“中国虽是一个电视剧大国,但还不是电视剧强国,中国电视剧出口地区还局限在亚洲地区及其他国家的华侨聚居区”。内地电视剧价格最高时曾达到2.5万美元一集,目前最高也只有1万美元一集。
由民营力量主导的北京国际版权交易中心运营总监蔡宇衡说,他们经手的国外影视剧进口案例比较多,确实有国内的公司希望借助其平台进行海外销售,“但我们目前不会涉及,因为就目前看,电视剧销往海外成本很高且成功率极低。据我了解,电视剧进口和出口的比例大概在15∶1”。 (裴京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