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档案报》凝聚行业力量做好世博报道回眸
2010年12月28日,《记录成功 再现精彩 留住难忘——档案人镜头中的世博写真》摄影展在上海市档案馆外滩新馆开幕。本次展览是由主办单位中国档案报社、上海市档案局馆及档案工作者摄影研究会联手主动而为,倾情为世博会添上的精彩一笔。由档案工作者拍摄的精彩世博图片吸引了众多观众和媒体的目光。
国家档案局副局长、中央档案馆副馆长段东升,上海市政协副主席吴幼英,上海市档案局馆长吴辰等有关领导参观了展览,并肯定了《中国档案报》凝聚行业力量用镜头记录国际重大活动的成功实践。
留存世博图片 档案媒体之责
上海世博会吸引了全球的目光,作为中国档案人,如何义不容辞地记录下世博的精彩,为后人留下世博图片档案?为此,中国档案报社、档案工作者摄影研究会经与上海市档案局馆商定,由档案工作者摄影研究会从全国档案战线选拔出10位优秀摄影师,开展了为期10天的“档案记录世博,展示盛会风采”的纪实摄影活动。
《中国档案报》副总编辑王国武代表主办方向10位摄影师提出具体要求:一要拍得全,二要出精品,并强调说,拍摄成果代表着档案人的形象,反映着档案摄影工作者的专业水准。因此,摄影师一定要全力以赴,展示精湛的摄影技艺,为档案人争光。
在拍摄首日,摄影师们从场馆雄姿、珍品陈列、低碳环保、案例展示、主题活动、踊跃观博、服务世博等方面进行全景式、全方位记录,用精彩图片诠释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上海世博会主题。10位档案界摄影师以独特的视角和精湛的摄影技术,拍摄了10万余幅世博图片。他们将其中2.5万幅摄影佳作无偿捐赠给上海市档案馆永久收藏。本次展览的图片主要出自这10位摄影师之手。
《中国档案报》总编辑郭海缨说:“《中国档案报》是世界上唯一的一份档案行业报纸,为世博存好丰富全面的图片档案是档案人义不容辞的责任,是我们以公益之心主动而为的成果,也是送给百年世博最好的礼物。”
凝聚行业力量 实现社会价值
“10位档案摄影工作者肩负神圣使命,昼夜奋战,不仅为世博留下了珍贵的档案照片,而且还把档案人的拼搏精神留在了世博园中。”吴辰说。
这些摄影师平均年龄在55岁左右,他们不顾天气炎热、早出晚归,每天都要背负10公斤以上的摄影器材在世博园行走近10公里,工作十几个小时。最令人感动的是,辽宁本溪档案局馆摄影师郭涛的母亲病危,他赶回家见母亲转危为安后,又返回上海坚持拍摄到活动结束。
记者了解到,在世博图片捐赠现场播放了摄影师们拍摄的图片。“旗聚中国”、“同一个地球”、“举杯邀月”、“生命之管”、“城市变奏曲”、“百岁老人观百年世博”等一幅幅照片,令人们仿佛徜徉在精彩的世博园中。这批摄影佳作既体现了档案工作特色,又融入了艺术表现手法,是对档案摄影表现形式的新探索。10位摄影师边拍摄边交流心得,不仅在相互借鉴中提高了摄影技术,更重要的是积累了记录重大活动的丰富经验。摄影师们非常感谢《中国档案报》提供了这样一次终生难忘的拍摄机会。在展览现场,摄影师们将世博图片做成挂历、名信片互相赠送,并欢呼着合影留念。
“记录世博摄影活动,既是《中国档案报》凝聚行业力量首次用镜头记录国际重大活动的成功实践,也是档案部门发挥专门人才集聚效应的有益尝试,为档案发挥‘后世博效应’奠定了扎实的资源基础。”郭海缨说。
报道别出心裁 尽展档案特色
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宣传报道,是全国新闻战线的一次重大宣传报道战役。作为一家行业报,《中国档案报》如何利用自身特色,来服务、报道世博呢?
为了做到以档案特色全面记录世博,截至世博会闭幕,《中国档案报》共发表文字报道129篇、图片202幅,刊出摄影专版9个。其中,《档案与世博》栏目连续刊发了80多期,还刊发一期4版全彩的《世博图片特刊》。
为了报道好百年世博,《中国档案报》提前策划,编委会多次讨论世博会报道方案,先后派出多名记者赴世博会进行报道。为了彰显该报的特色,早在世博会开幕前夕,《中国档案报》就发表了世博会的历史、中国人参加世博会的有关情况及上海市档案馆对世博档案的征集规划;世博会期间,就中国馆的设计、世博园的各国家馆建筑等内容进行了全方位报道。此外,还结合《中国档案报》的特色推出了《档案与世博》栏目,随时报道档案人奉献世博的新动态及有关世博会的背景资料。
从世博会开幕至闭幕,《中国档案报》做到了期期都有图文并茂的世博报道,并且背景报道、连续报道、重点报道和世博图片展览相结合。
郭海缨说:“2010年,我们与北京电视台《档案》栏目进行了成功合作,与全国档案界联手举办了记录世博大型摄影活动。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加强与兄弟媒体及全国档案行业的合作,不断开创《中国档案报》各项事业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