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业“全媒体”转型应特别注意四要点
报业“全媒体”转型应特别注意四要点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匡文波教授点评调研问卷
粗看这份调查问卷,感觉问题设置比较简练,选项数目适中,比较适宜作答。细看问卷统计的结果,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应当在现今报业“全媒体”转型中引起特别的注意。
全媒体界定认知不清
目前,业界对于全媒体的认识仍比较混乱,包括新媒体定义在内,有着数十种解释。各种解释之间有的类似有的完全不同。在我看来,新媒体最起码应具备数字化和互动性两大特性,那么,诸如车载电视、户外广告都不应在新媒体之列。但是现在很多人却把它们混于新媒体之列。很多新的业务需要吸引人的亮点,但是并非新产生的媒介形式就是新媒体。全媒体的界定也是这此。不应是做了一些新业务,为了宣传而“全媒体”。当然,对于全媒体的界定也不应是绝对的,但是至少应自圆其说,能有令人信服的解释。现在看来,对于全媒体还很难下一个准确的定义,但是应该给全媒体一个范围,做出一个界定。从这次调研的第一题统计的结果来看,绝对认可或不认可“全媒体”名字的人并不多,很多人是认为没有更好的名称。可以看出来,“全媒体”在大多数眼里,只是一个通俗的名称,大家能够接受,但认为并不十分贴切。如果在还没有搞明白全媒体是什么,那么开展的所谓“全媒体”业务也是混乱的,或者说,这种“全媒体”只是一种时尚。
对于盈利模式的重要程度认识不足
对于传统媒体尤其是报业来说,无论是“全媒体”转型或是什么转型,其核心应当是盈利模式的问题。就以报业来说,报纸的消亡趋势已经毋庸置疑,如果报业只是把内容简单的搬到网上,由于网络传播免费的特性,往往使报纸发行量越来越少、广告也越来越少的同时,内容也被别人“盗版”了,报业的路越走越窄。归根结底,盈利模式是报业需要在转型过程中解决的根本问题。事实证明,互联网时代,尤其是在中国的互联网市场,报业想仅仅依靠报纸的网络版来盈利生存是不够的。从另一个角度来分析,技术本身在传统媒体转型过程中虽然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并不是最根本的。体制虽然十分重要,但中国传媒的管理体制很难改变;因此,经营体制的作用就被凸显了出来。目前包括报业在内的新闻出版机构的改制,绝大多从事业单位改制成企业。如今,报业经营体制的全面转型正在逐步推进并完成,而盈利模式正是经营体制的核心问题所在。新媒体时代的一大特点是赢者通吃,从此次调研来看,虽然有一部分人士认识到了盈利模式问题,但并没被放在首位。
电子商务应为“全媒体”转型中重要发展的方向之一
从问卷统计结果来看,大家对于办网站和手机报是有共识的,但是电子商务的比例应该再高一点。互联网时代,新闻网站和商业网站的界限愈来愈模糊。换句话说,报业在“全媒体”转型中,必须摆脱只做新闻不做商业的观念。互联网出现之前,广告与商品销售是分开的。而在互联网时代,如果我们在新闻网站中看到一则广告,应该允许用户点击一个链接直接进行购买,这样广告与销售就捆绑到了一起。现在报业的收入来源主要是发行和广告。在“全媒体”转型过程中,通过报业网站或利用报业相关资源进行电子商务应用,可以为报业拓展新的收入来源。互联网时代,对于报业现有资源与内容的二次开发与销售也将成为决定报业“全媒体”转型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把广告与销售联系在一起,技术上已经没有困难,对于媒体来说,尤其是具有相当影响力的报业来说,关键是观念问题。
不同的媒体应当针对自身不同的特点进行“全媒体”转型
无论是何种媒体,在互联网时代需要转型已经是必然。但是每一个媒体的转型都应当有所不同。比如地方媒体转型应当突出地方特色,行业媒体转型应当突出行业特色。很多地方网站办得就很有特色,如湖南红网,就吸引了很多本地网民,而这种特色往往是中央级媒体所达不到的。同时,“全媒体”转型并不等于什么都做。随着互联网时代和科技的发展,行业细分使得报业转型,尤其是给地方性、行业性报纸带来了新的盈利增长点与渠道。互联网时代没有谁能够包打天下,所以报业要根据自身特点和优势进行“全媒体”转型,切忌盲目开展过多业务。
总的来说,此次调研结果体现出业界人士对于需要“全媒体”转型已经达成一致,并且对办网站、手机报已经有了共识。但是对于盈利模式问题的重要性还缺乏必要的认识。报业在互联网时代的商业运营还有待加强。“全媒体”转型的根本目的在于新的盈利模式的探索与确立。目前,绝大多数网站采用的是“免费+广告”模式;“收费”模式只是在提供的信息或服务具有不可替代性时才能实行。 “电子商务”模式应该是包括报业在内的传统媒体向“全媒体”转型中的重点探索模式。报业只有找对立足点,依据自身特点进行“全媒体”转型才能最终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