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晚报广告部   扬子晚报广告部  
您当前的位置:传媒广告网媒体广角 → 文章内容 → 哦,小镇

哦,小镇

作者:佚名  来源:扬子晚报  发布时间:2015/5/19 8:39:41
扬子晚报在线支付

陈喜联

    20多年前,我师范毕业,分配到一个小镇上教书。报到那天,妈陪着我,一起骑了40多分钟的自行车,终于到了小镇。眼见学校的大门就在河对岸,妈瞅了瞅满头大汗的我,说:“歇一下再过去吧。”我们走进桥边的一家杂货店,买了一瓶汽水,坐在长条凳上,慢悠悠地喝。汽水喝完,身上的汗也快干了,于是过桥去学校报到。

    我在这个叫“三甲里”的小镇,一呆就是12年。小镇只有一条主街,宽阔的运河把主街拦腰截断。东街有几家小饭店。西街是菜场、银行、供销社、药店。继续往西,步行几分钟就是一座小山。这山太小了,要是在崇山峻岭之中,可以忽略不计。然而,在一马平川的江南平原,它却显得非常高大。登上半山腰,可以望见不远处的长江浩荡而过,江面上百舸争流,烟雾腾腾,别有一番情趣。

    小学所在的街与主街成“T”字形,走几步,是电影院,电影院的边上,是卫生院。走完这条街,不会超过5分钟。学校正对运河,春天,河岸上的迎春花开了,从4、5米高的驳岸往下垂,变成了宽阔的金色瀑布。

    下班后,我们常在一起打牌、聊天,有时也去蹭电影。逢到学校包场电影,电影结束时,往往那边片尾曲还没有放完,这边孩子已经进了校门。卫生院里的医生总是很悠闲,冬天从门口经过,常看见白大褂三三两两在楼前晒太阳。供销社里,排列着花花绿绿的布匹。我曾帮我妈扯过一段花布。营业员娴熟地一拉,布匹就在柜台上“咯噔咯噔”翻了几个身,再剪个小口子,用力一撕,“哗”的一声,布就剪好了。她写了张纸片,和钱一起夹在铁丝上,然后轻轻一送,钱就梭子似地飞到了收银员手里——收银员像极了运筹帷幄的蜘蛛,许多根铁丝以她为中心辐射开来,通到每一个柜台。

    药店门口的角落里,一到冬天就有个老伯卖萝卜丝饼。下午空课时,办公室有人嚷嚷,要吃萝卜丝饼哇?总是一呼百应。没有生意的时候,老伯袖着双手,眯着眼睛晒太阳,身边的油锅兀自“咕嘟咕嘟”冒着泡,仿佛唱着悠远的歌曲。

    中午,我们出去闲逛。有时候站在河岸上,看一长串的驳船插着红旗从运河里开过。要是走在街上,不时有人打招呼:“出来白相啊。”童装店的阿冬每天中午都在门口的小桌子上跟女儿一起吃饭,见我们走过,赶紧说:“你们先生过来了,快打个招呼。”

    有一回刚走到桥边,突然有人喊我:“陈老师,出来轧马路啦?”我抬头一看,是两个中年妇女,却很面生。我以为是哪个学生的奶奶,就笑眯眯地点了点头。后来,其中一个成了我婆婆。

    一眨眼,我离开小镇已经十年了。今年春天,我回了一次小镇。我和妈喝汽水的杂货店已经不知所踪,供销社早已不复存在。街上没有了卖萝卜丝饼的,来去都是陌生的面孔。小山顶上,造了一座高塔,还修了许多景点,据说正酝酿收费。小学、中学、医院早就搬迁了,电影院不放电影很多年。

    曾经的小镇,与我的青春一道,一去不复返。只有河岸上,迎春花依然开得蓬蓬勃勃,像金色的瀑布,从岸边流泻到运河之中,一如多年以前。

扬子晚报在线支付

<哦,小镇>-:百度搜索 gooolge搜索 雅虎搜索 QQ搜索 狗狗搜索 有道搜索
  • 上一篇文章:别样时光
  • 下一篇文章:让我在记忆里和你永远相亲相爱
  • 文章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用户名: 查看更多评论

    分 值:100分 85分 70分 55分 40分 25分 10分 0分

    内 容:

             (注“”为必填内容。) 验证码: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