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晚报广告部   扬子晚报广告部  
您当前的位置:传媒广告网媒体广角 → 文章内容 → 共赢:纸媒应对网媒挑战的新战略

共赢:纸媒应对网媒挑战的新战略

作者:张厚琛  来源:青年记者杂志  发布时间:2011/1/25 19:23:22
扬子晚报在线支付
 

  不知从何时起,纸质媒体的强势地位被一个外来的“闯入者”所动摇,这个“闯入者”就是网络媒体。

  纸质媒体在强势了近百年后,被这个媒体“幽灵”搅得天翻地覆。传媒人惊慌失措过,也曾悲观过,君不见,在2009年美国报业倒闭潮中,有着159年历史的纽约时报也不得不抵押其位于曼哈顿的总部大楼,以换取银行的贷款;它还裁减了其编辑部总人数8%的100名雇员。为了维持生计,它不得不告诉其最大子报波士顿环球邮报的13个工会,如果不迅速采取裁员等措施,邮报将关门或被卖掉。这或许是一个风向标,纸质媒体有的倒闭,有的转向,有的勉强维持,一时“纸质等传统媒体终将被强大的网络媒体所击败,最终走向消亡”的论调,成为媒体的热门话题。

  面对网络媒体这个搅局者,纸质媒体怎样应对?生存?还是灭亡?这个重大课题,不容回避。过去,纸质媒体与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是“大路朝天,各走半边”,利益格局已划分好,各有各的广阔天地,各有各的香甜蛋糕好吃。如今,纸质媒体的美好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与其悲观,被动地看着网络媒体这个新生儿茁壮成长,不如沉着应对。

  网络媒体以“拿来主义”快速上位,抢夺纸质媒体资源

  起初,纸质媒体对网络媒体的兴起缺乏警惕,更不用说应对了。这就给了网络媒体快速发展的时间和空间。纸质媒体“老大”当了多年,对网络这个新生儿犯了“轻敌”的错误。网络媒体降生于上世纪80年代的美国,它以“拿来主义”开道,免费吃了纸质媒体近百年积累的营养丰富的午餐,迅速强身健体。网络媒体将全国主要大报刊登的重要新闻,一一拿来,在网络上免费传播,不花分文就占有了纸质媒体的新闻资源,同时网络覆盖广,传播更快,零印刷成本,有纸质媒体不具备的优势,其快速膨胀之势不可避免。

  网络媒体人是聪明的,他们在免费“拿来”纸质媒体投入大量人力、物力采集来的新闻后,只在后面注明出处,以“合作媒体”四个字,就免费午餐到口。网络媒体除了走“拿来”捷径之外,还有安身立命的厉害之处:培育了他的独门利器——为草根搭建了舆论平台。满足了广大草根族传达诉求的需要,它的生命力自然越来越旺盛。有很多真实性很强的传言,首先在网络媒体上传播,然后,纸质媒体跟进、求证,再传播,成了轰动一时的新闻。如“被冒名顶替上大学的罗彩霞案”就是一个经典案例。最先,是受害人罗彩霞投诉无门,无奈,只好在网上发帖,讲述自己被同学冒名顶替上大学的经过。帖子一经发出,引起众网友的疯狂转帖。这个帖子被《中国青年报》的记者发现,作为重要线索迅速投入采访核实,后在该报发出,主流媒体的介入,使这一网络热帖迅速转化为全国性的公共事件,当地主管部门查处,纠正了这一错误。

  纸媒从被迫应对到主动出击,站稳脚跟

  纸媒的蛋糕被网络蚕食,如坐以待毙,将有“性命之忧”。这不是“盛世危言”,而是不争的事实,据一个权威调查机构作过的一个民调显示:很多年轻人在获取信息的方式上,首选上网。读报者越来越成为“银发族”的爱好,读报族的流失非常严重。

  以长江日报为例:长江日报是个有61年历史的主流大报,有着光荣厚重的办报传承,曾是中共中南地区的机关报,是毛泽东主席亲笔题写报头的大报。但是,有61年历史的长江日报,不可否认,有“老化”的危险。长江日报领导者清醒地认识到,要想报业常青,必须坚定不移地与老龄化作斗争,要研究年轻人喜欢的媒体即网络媒体,多用年轻人喜欢的表达方式。长江日报总编辑何建新曾在不同场合多次指出:办报一定要与时俱进,要多学习新的表达方式,要敞开一切怀抱,迎接新的东西,如果我们的读者都成了“地下工作者”,那就是“杯具”。

  长江日报编辑部上下达成共识:向网络媒体进军,在“增增降降”中要效益。增:即增加网络等新媒体的内容,学习网络语言,向网络要线索,找新闻;降,即“降低身段,不能端着市委机关报的架子,要草根、草根、再草根;你亲吻大地,大地让你站得更稳;你亲吻百姓,百姓就拥护你。要呼吸着百姓的呼吸,关心着百姓的关心。解决降低读者年龄的难题,抢占新媒体制高点。”

  2008年,长江日报在湖北地区较早成立了一个新的机构——信源中心。其主要职责就是拓展新的信息渠道,为新闻一线提供更多、更快、更独特的新闻线索。信源中心成立之初,一切从零开始,它是一个“反传统”的产物,记者编辑没有相应的条线分工,没有对应的政府部门供“料”,没有传统意义的通讯员,新闻线索从哪里来?怎样“无中生有”?长江日报的思路是:

  ◆以“拿来”对“拿来”,向网络媒体学习,向网络要线索

  网络媒体之所以能在短时间内迅速长大,除了强大的技术支撑外,主要是走了捷径,站在“巨人”肩膀上摘桃子(这个巨人主要指纸质媒体),网络的海量信息,有相当多的是直接转自纸质媒体的新闻,大大缩短了一个新生儿的成长过程。

  现在,纸质媒体何不借鉴这一成功模式,以“拿来”对“拿来”。网络媒体上,有大量的报料台、论坛、帖子,还有微博等传播工具,只要有一台电脑,会上网,几乎人人都可以当记者,发布新闻、信息。而且,不受时间、地域限制,24小时都可以随时发布更新信息。信源中心有专人每天瞄准几大门户网站的报料平台、著名论坛、博客不间断搜索,筛选出一些有新闻价值的线索,整理成文,源源不断地为一线记者提供信息。仅以2010年的几个月为例:6月,提供见报线索45条,其中来自网络21条;7月提供见报线索50条,其中来自网络24条;8月,提供见报线索44条,其中来自网络22条;9月,提供见报线索42条,其中来自网络20条。这些根据网上线索采访而成的稿件不乏精品力作。如独家报道:“小巷总理贺建华病逝”就是从一个小区网站上发现的,它是群众自发怀念一个社区领导的帖子,写得很感人。长江日报记者随即进行采访,写成报道,后来,贺建华被树为武汉市的社区领导先进典型。还有突发性事件,如:十堰、黄石中考错发“答案”(长江日报,2010年6月24日)这一消息,也是在网上发现的,迅即反馈到采访部门,长江日报在第一时间发出了这一新闻。

  2010年8月19日,长江日报的独家新闻《一声呼唤引万名网友关注:“喊你回武汉”成热门话题》,用大半个版的篇幅作特别报道,第二天,又作了一期专版长江特别报道,第三天再进行跟踪报道。这个线索是我们从一个论坛上发现的帖子。这个帖子激扬着一种热爱家乡、创业奋斗的可贵精神,正是当今社会所需要的一种精神。这组系列报道在当地引起广泛好评,为此,武汉市委外宣办召集武汉地区的媒体进行了一次集中探讨,主题就是如何寻找网上有价值的正面信息,推进网络信息共享。

  同月,在中国北方小城伊春发生了一起重大空难事故,打破了全国民航系统6年无重大事故的纪录。这一悲剧,在全国引起广泛关注,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都迅速报道了这一重大新闻。我们没有满足于一般性的报道,更没有因为事不关已(远在伊春)而漠然视之。而是凭着强烈的新闻责任感,继续思索:这一悲剧中遇难的是些什么人,他们的家人生活怎样?我们利用网络延伸新闻触角,在当天的“伊春吧”中,我们发现了遇难者的名单及身份证号码。其中,有两个身份证号码是“41”或“42”开头的,这正是湖北的身份证号码!发现这一重大线索,我们立即传达到相关记者,要他们在第一时间去当地公安局查找身份证信息。果然:这两个人一个是湖北黄梅人,一个是武汉人,第二天,长江日报在湖北地区率先发布了这一重大新闻。

  一个被保送进北京大学的武汉“牛伢”,竟然拒绝了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全额奖学金,选择遁入空门,这一爆炸性新闻,线索也源自网络。

  2010年9月6日,我们在一个网络论坛畅游时,一个帖子引起了我们注意:“北大数院柳智宇出家到北京某寺庙(原华一毕业牛娃)”。作者是柳智宇的华师一附中同学,讲述了柳智宇在高中时代就显露的才华。此消息是真是假?根据这一帖子,我们又进行了百度搜索,发现了柳的北大同学写的回忆文章,由此,初步判断此信息可信。信源中心将这一信息迅速汇报,报社领导亲自指挥策划,一场漂亮的新闻战正式开打。兵分三路,同时出发,一路是长江日报驻北京记者,直扑新闻发源地——北京大学探访;一路杀奔武汉本地——柳智宇曾经的母校华师一附中,并采访其家人(他的父亲是华师一附中的教师);另外一路是长江日报信源中心多方搜集网上相关信息及背景,为一线记者提供相关背景资料。9月7日,长江日报在一版推出“北大‘数学才子’拒绝麻省理工全额奖学金,网传武汉伢柳智宇遁入空门”这一消息,当天,被新浪、网易、搜狐、凤凰等各大网站转载,北京一些知名媒体与长江日报联系,跟进报道,凤凰网还开展了网友话题调查。

  据了解,在湖北地区,除了长江日报设置了信源中心外,武汉晚报、武汉晨报、长江商报也有信源中心,其他的媒体也有类似机构,其职责也大致相当。

  ◆以“深度”对“速度”,做大优势,弥补劣势

  纸质媒体的核心竞争力是公信力,公信力来自于权威、准确、深刻。劣势在于一天只出一次报,速度不够,对一些突发性事件,不能在第一时间迅速报道,而这正是网络媒体的优势,它可以24小时更新信息。放大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才是取胜的王道。近几年,纸质媒体为了应对网络媒体的挑战,以“深度”对“速度”,以思想、观念见长,推出了一个新的新闻题材——新闻策划。

  新闻策划的线索,必须紧跟当今社会热点,扣准时代脉搏,最快速地反应时代的声音。长江日报的很多策划线索或灵感也取自网络。如《培优低幼化,您赞成吗》(长江日报,2010年8月27日)它来自一位家长的热帖,反应出广大家长对教育功利化现象的担忧和不满,我们就此作了一个民调新闻策划,让公众评说。《中巴友谊之武汉浪花》的策划线索来自人民网的一则外事预告:巴基斯坦总统即将访华,他的行程有武汉。我们围绕中巴友谊这一主题,做了武汉市的独特贡献这一内容,取得了很好的宣传效果,巴基斯坦驻华大使对此高度评价,巴国总统还看了长江日报的专题报道。2010年,是抗美援朝60年,我们在网上看到了类似的话题,决定做一个策划,9月13日,长江日报以一个整版的篇幅推出专题报道《柴云振:牵动中朝两国记忆的英雄》,这是长江日报记者根据策划远赴四川英雄老家发回的。

  据不完全统计,信源中心仅2009年一年就推出见报专题新闻策划34个,内容涵盖国际、国内和本地。新闻策划以思想深刻、观念独到和创新见长,显示了纸质媒体“内容”为王的核心竞争力。

  ◆报网从“竞争”到“竞合”,走向共赢

  现在,一个轰动全国的重大新闻,它的发现和形成大致有这样一个规律:报网联动,方能完成。首先是网友在网上报料——纸质媒体锁定线索——投入采访核实——见报落地(形成影响)——网络转载(二次跟进)——形成高潮。近几年,凡造成全国影响的大新闻莫不是这个模式。如被冒名顶替上大学的罗彩霞案、宜黄拆迁自焚案、2010年10月发生在河北大学的校园车祸案等。

  纸质媒体等传统媒体在网络这个新兴媒体的挑战下,没有你死我活,而是在竞争过程中,形成一种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纸质媒体一边纷纷自建网站,一边也与一些门户网站开展合作,重要新闻报网互动,滚动报道,将新闻做到了极致。长江日报对一些重大新闻的处理,也主动与一些门户网站合作,在网上开展话题调查,与广大网民讨论,反映网络民意。

  网络媒体没有强大的采编队伍,没有深厚的新闻传承,没有政府权威资源支撑,重要的政经新闻必须依赖纸质媒体,反过来,纸质媒体也需要依赖网络媒体的持续传播力,双方注定要共生共荣,共同发展,达到共赢。

  (作者为长江日报报业集团总编室信源中心主编)

扬子晚报在线支付

<共赢:纸媒应对网媒挑战的新战略>-:百度搜索 gooolge搜索 雅虎搜索 QQ搜索 狗狗搜索 有道搜索
文章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用户名: 查看更多评论

分 值:100分 85分 70分 55分 40分 25分 10分 0分

内 容:

         (注“”为必填内容。) 验证码: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