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越大,越不听父母话了
烦恼: 小文的妈妈是一名中学教师,按理说应该非常懂得如何教育孩子,可是最近一段时间,她在教育自己儿子上,却遇到了很大的麻烦。
小文是一所名校初二年级的学生,前几天,小文的班主任发消息给小文妈妈,说小文这段时间成绩下滑得很厉害,而且学习劲头也不足,希望家长多关心帮助孩子。“看到这些短信,我真是有苦说不出。”小文妈妈说,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儿子根本就不愿意跟她说话,一回家就躲进自己房间。“有一次,我实在看不下去,就跑到他房间去问他在学校的学期情况,他竟然把我推出房间了。”小文妈妈生气地说。在妈妈的印象中,儿子一直是个乖巧的孩子,“他小的时候很听话,学习也很努力,自己考上了这所名校,当时我和他爸爸都觉得很骄傲。”可自从上了初中,听话懂事的孩子变了,问什么都不说,还总嫌家长烦。成绩也不如以前了,“眼看着就要上初三,他现在这样的学习状态可怎么办?孩子爸爸工作很忙,平时都只有我一人管孩子。但我的工作现在压力也很大。”
相对于妈妈地激动,小文显得沉默得多。“我不想跟妈妈说话。”小文说,自从上了初中,妈妈管得越来越严了,回家第一句话就是“作业做完了吗”,要不就是“今天物理学了什么。化学学了什么”。“放学回来后已经很累了,还要继续被妈妈追问学习,我觉得很烦,所以不想跟她说话了。”
指导: 潘月俊(“陶老师热线”辅导老师)
现在很多家长都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说”得比“听”得要多。总是在问孩子,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孩子,责问孩子,但是孩子究竟在想什么,最近的心理状况是什么?往往没有关注到。就拿小文妈妈说,孩子最近成绩下滑了、学习劲头不足,孩子自己是怎么想的?是不是有什么其他的原因?了解孩子,是亲子交流最重要的前提。
也许有很多家长和小文的妈妈一样,抱怨着孩子根本就不给他们“听”的机会,平时对父母就很反感,什么话都不说。想要解决“听”的问题,建议家长可以找个正式场合,和孩子做一次正式地交流。处在青春期的孩子,十分重视别人对自己的尊重。家长不妨把谈话的地点从家里转移到公共场合。一方面,在公共场合下,孩子不太好回避家长;另一方面,孩子有一种被尊重的感觉,也会愿意跟父母交流。家长在谈话的时候,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比如“我看你最近情绪好像不太好”,或者“老师跟我说,你最近学习成绩有些下滑”,和自己想到的、担心的问题,比如“是不是有什么事情”,都说给孩子听。说完自己所想的以后,要让孩子把自己所想的、所烦恼的问题说出来。
另外,也建议家长,孩子放学回家后,不要总是问孩子的学习情况,比如“最近篮球打得怎么样”、“和同学们相处得愉快吗”、“学校里有有趣的事情吗”,这样问,孩子会觉得父母真得是关心自己。在和父母聊天的时候,在学校或是学习上的烦恼也会“顺带”说出来。 朱 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