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纸传媒网- 《成都商报》2010年广告收入首次突破10亿元

网站首页 报纸刊例 媒体资讯
区域市场 媒体对比
报纸折扣 媒体平点
报纸简介 电 子 报 报业集团 排 行 帮 报纸分类 投放指南 行业分析
您当前的位置:中国传媒广告网报纸传媒媒体资讯 → 《成都商报》2010年广告收入首次突破10亿元 · 网站访问量: 1522723

《成都商报》2010年广告收入首次突破10亿元

作者:曹亚宁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网/报  发布时间:2010-12-14 21:16:18
 

    ◆眼光前瞻 报纸成长与城市发展相辅相成
    ◆调整结构 将品牌等资源转化成现实收益
    ◆做好内容 经营等其他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12月13日,《成都商报》广告年收入首次突破10亿元大关,成为继《广州日报》后第二份广告收入破10亿元的报纸。


    调查显示,在今年的报纸广告增长中,西南地区增长较快,其中,成都的贡献率最高。《成都商报》广告突破10亿元的事实也表明,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在世界报业面临下滑困境时,中国报业依然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先栽树再摘果 提前培育市场


    2007年,8.2亿元;2008年,8.5亿元;2009年,8.8亿元。《成都商报》广告收入经过3年在8亿元以上的震荡,2010年终于步入10亿元的殿堂。


    《成都商报》常务副总编辑、总经理陈海泉说:“商报的广告从来都是具有前瞻性的。从1994年创办时起,商报人就在国内媒体中率先开办了证券等周刊,这便是后来风行的专刊的雏形。”


    1999年,商报举办了成都历史上首次车展,并于2004年组建汽车部,当年广告额突破1亿元;2004年,商报推出时尚周刊,打破了奢侈化妆品只在电视、杂志投放广告的传统。同样的例子还包括金融、教育培训等行业。


    陈海泉认为,商报广告年收入能够过10亿元,主要得益于以下几点。一是得益于成都这座城市。成都自古便是商贾流通之地,经济活跃;成都历史文化底蕴浓厚,为报纸提供了庞大读者群。二是得益于成都7年来深入实施的城乡一体化改革实践。随着城乡市场进一步繁荣,市民消费能力的大大提高,广告市场也随之兴旺。三是得益于商报人的努力。商报不是简单地卖广告,而是“先栽树、再摘果”。应该说,商报和这座城市是相辅相成的,报纸能够快速发展得益于这座城市,同时,报纸也为推动城市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创新永远第一位 向版面外要收益


    商报办报理念排在第一位的便是创新。事实上,也正是不断地创新,让商报迈上了一个又一个新台阶。


    据陈海泉介绍,创刊于1994年1月1日的《成都商报》,17年来恪守“创新、务实、理性、开朗”的办报理念,坚守“办主流大报”的新闻理念和市场原则,创造了报业发展史上的奇迹。


    商报从1998年开始积极尝试跨地区、跨媒体合作,先后合办《天津青年报》、《西部商报》、《江西商报》、《云南信息报》、《每日经济新闻》等。


    当报社还都讳谈资本时,商报1999年实现了借壳上市,被誉为“中国报业第一股”。此前,该报已将部分经营业务剥离,于1997年成立成都博瑞投资有限公司。1999年,该公司控股上市公司四川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后更名为成都博瑞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这个后来成为资本市场经典案例的榜样,在当时犹如一个悬在商报人头顶的“不明物”。


    商报在办报之初便实行了彻底的广告代理制度,从体制上确保了高效率、低成本的广告模式,为快速增长奠定了基础。


    2001年,商报开始调整广告结构,控制医疗药品广告的占版率。“当时很多人不理解,认为我们是自断财路。但我们很清醒,损失只是暂时的,并且能够从其他行业中得到补偿。”陈海泉说。


    2006年,商报再次转型,由跨区域合作向跨媒体开拓转型。在成都传媒集团及相关政府部门的支持下,商报与本土广电媒体率先践行媒体深度融合,初步实现了新闻资源、人才队伍、管理机制及广告经营的高度共享与互动。


    2008年,商报再次调整广告结构,改变了某一行业广告占比过高的现象。同时,商报专门成立了活动策划中心,向版面外要收入,改变报社单纯依靠广告的收入结构。该中心通过举办一系列大型活动,将报纸的品牌资源、社会资源等转化成了现实收益。


    新时代不走老路 影响力决定收益

    广告过10亿元,对商报人意味着什么?陈海泉这样表达自己的心情:“自豪、欣慰、压力。广告过10亿元衡量的是报纸的影响力,是对报社17年努力的认可。”


    对于外界“商人办报”、“最会经营的报纸”等传言,《成都商报》总编辑陈舒平认为:“新闻是皮,经营是毛,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一个简单的道理:报纸没人看,哪个会来打广告?”成都市广告协会会长樊剑修认为,关键就在于商报优质内容产生影响力,从而奠定了自己主流媒体地位。


    “只要把内容做好,影响力做好,经营问题将迎刃而解。”陈海泉说。做主流新闻是商报人的追求,商报在重大事件上从未缺席过。商报实行彻底的编采、经营分离,同时有一整套制度保障记者安心跑新闻。


    在成都商报社,优秀记者的地位很让同行羡慕。他们不仅可以优先配手机、汽车,甚至连分房,记者都可以排到主任甚至老总前面。优秀记者和经营人员的工资比老总高,在这里并不是新闻。商报还首创稿分制、独家漏报奖惩机制、记者分级培养模式等,这些机制共同构成了商报独特的企业文化。


    陈舒平认为:“虽然广告过了10亿元,但我们并不会沾沾自喜、故步自封。当下最值得忧虑的,是面对新媒体的冲击。最怕的是,当新媒体时代已然来临,我们还在走老路。”


<《成都商报》2010年广告收入首次突破10亿元>-:百度搜索 gooolge搜索 雅虎搜索 QQ搜索 狗狗搜索 有道搜索
报纸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用户名: 查看更多评论

分 值:100分 85分 70分 55分 40分 25分 10分 0分

内 容:

         (注“”为必填内容。) 验证码: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