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4年“赚”8万奖助学金

大学4年“赚”8万奖助学金
安徽一贫困生创下东南大学纪录,他还瞒着班主任资助多名贫困同学
![]() |
杜二虎在校园里。 |
杜二虎是安徽凤阳一户农家的孩子,家境非常贫困,父母都务农,兄弟姐妹有三个,哥哥和妹妹都因为交不起学费而辍学。2004年入学时,杜二虎没交一分钱通过绿色通道走进东大。土木工程学院副书记陈镭曾亲自到过杜二虎的家。“你无法想象,一家人住的是没有顶的房屋,一到下雨天就翻出所有的盆接雨水。”陈镭告诉记者,每年他都会走访几十个贫困生的家,杜二虎的家庭状况让他感到震撼。
东南大学有个不成文的规定,每年评选奖学金,如果学生得奖总额超过八千,将不再兼得其他奖项。杜二虎如何成为例外呢?陈镭说,如果按照学习成绩分配,不少奖助学金都该属于杜二虎。老师们却不倾向把所有的奖给一个人,毕竟需要帮助的学生还有很多。同学们一听都急了,年级无记名投票时,大家一致把票投给了杜二虎。“我们班长每天早上6点不到起床晨读,接着晨跑,晚上大家都睡了,他才看完书回来。每年成绩排名都在全年级第一、第二。他拿奖当之无愧,大家都服他。”同学们说。袁琴说,热心的杜二虎人缘很好,有求必应,同学们喊他“虎哥”。
在学校,杜二虎算得上小富翁了。记者观察到,他穿着非常朴素,普通的蓝色运动外套,挂一个帆布背包。他告诉记者,自己从来不逛街,不吃大餐,除了基本生活外唯一的开销就是买书。从大一入学开始杜二虎就准备了一个本子,每天每顿饭吃了多少钱,买零零碎碎的生活用品,用了多少钱,甚至打印材料的几毛钱费用都会详细记录下来。记者发现,在每日每餐花费这一栏,最高金额仅三元。拿了这么多奖金,为什么还要过得这样清苦?面对记者的不解,杜二虎说,念高中的时候,很长一段时间,他每天只能吃馒头、免费的白粥和一碗五毛钱的素菜,他仍然成了村里几十年来的第一个高中生。杜二虎说,他也不知道银行卡里究竟有多少钱,除了支付学杂费外,全部存着留给家里,而生活费都是靠打工赚来的。
杜二虎的同学告诉记者一个“小秘密”,几年来,“虎哥”曾多次资助班里的贫困同学,而且还瞒着老师。在记者再三追问下,杜二虎红着脸说:“钱其实很少的,最多的一次才五百元。”大一时,杜二虎拿了第一笔奖学金,就找到老师要求分点给其他学生,考虑到他家庭贫寒,辅导员坚决不同意。杜二虎坦言:“刚入校看到周围的同学家庭富裕,我觉得很自卑。是同学老师的热心让我变得开朗起来,贫困生其实很需要大家的关心与帮助,我了解他们的心情,想出一份力。”
(顾蕾蕾 蔡蕴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