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晚报广告部   扬子晚报广告部  
您当前的位置:传媒广告网电视资讯 → 文章内容 → “90后”奥运冠军 吾家“小丫” 初长成

“90后”奥运冠军 吾家“小丫” 初长成

作者:佚名  来源:新华网  发布时间:2015/7/3 20:50:29
扬子晚报在线支付

 

     8月12日,陈若琳/王鑫(右)在颁奖仪式结束后向观众致意。当日,北京奥运会跳水比赛继续在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举行。中国选手陈若琳/王鑫在女子10米双人跳台比赛中以363.54分的总成绩获得冠军。新华社记者赵鹏摄

    8月12日,陈若琳(右)/王鑫在女子10米双人跳台比赛中。当日,北京奥运会跳水比赛继续在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举行。中国选手陈若琳/王鑫在女子10米双人跳台比赛中以363.54分的总成绩获得冠军。 新华社记者赵鹏摄

    新华网北京8月12日奥运专电(记者周欣 李江涛)12日,“水立方”,女子双人10米台的决赛中,中国队的陈若琳/王鑫这对“90后”小姑娘,以363.54分技压群芳,为中国代表团赢取了本届奥运会的第11金。这也是中国跳水队连续三届奥运会上获得该项目的金牌,自从双人跳水项目引入奥运会,中国跳水从来没在这个项目中失手。

    中国跳水队的“梦8”金牌计划,已经收获了第三金。

    当身材娇小、笑容甜美的两个“90后”奥运冠军站在眼前,别被她俩的外表所迷惑,更不要以为她们的胜利似囊中取物,金牌背后付出的艰辛和努力,只有她们自己最清楚。

    陈若琳:金牌当门铃 再疼也要跳

    在江苏南通,陈若琳的家面积不大,没有地方单独陈列展示她从小赢得的那些金牌和奖杯,唯独在爷爷奶奶房间的门把上,有几个缎带颜色不同、但都是金闪闪的物件在放光。

    那是陈若琳的金牌!从小带大陈若琳的爷爷奶奶,一想起如今这个远在北京的小孙女,就会摇摇门,让那几块金牌出点动静,仿佛可以听到琳琳的声音。

    当拿到奥运会金牌后,陈若琳的第一个电话当然是打给南通家里,向爸、妈、爷爷、奶奶报喜。

    到今年12月12日,陈若琳才满16岁,她的国家队教练任少芬对她的评语是“有天赋、刻苦、心理素质好”。

    4岁时,当陈若琳被启蒙教练高峰抛下水之后的几分钟内,她就被认定了是“天才”。由于陈若琳从小爱生病,每周都要跑好几次医院,父亲唐华为了让女儿增强体质,带她去了游泳池。在和高峰客套之际,小琳琳腰上缠了绳子,被教练扔到了水中央。等大人的香烟点着了,开始说话时,才突然意识到这小家伙已经不声不响地游上了岸,静静地站在一旁。

    “天才啊!”高峰抱起湿漉漉的陈若琳就亲:“这孩子水性太好了!我要定了!我从自己练跳水以来,到现在当教练这么多年,从来没见过水感这么好的孩子!”

    接触了跳水之后,陈若琳不再生病了,反而对跳水“着了魔” ,就连夜里说梦话,叫的都是队伍里成绩最好那个孩子的名字。为了能参加少儿比赛,赛前两个月手臂骨折的陈若琳,在距离比赛不到一个月的时候,胳臂仍然伸不直,执意要参加比赛的陈若琳毅然接受教练的“正骨”。

    “你手轻一点啊,”这是年近6岁的小琳琳对教练说的话。她知道等待她的会是疼痛:教练让她把手臂放在平衡木上,然后拿了个板凳,压在胳臂上。

    当时在场的父亲唐华本来认为自己足够坚强,没想到,小琳琳的惨叫声让他的眼泪刷地就下来了。那哭叫声至今还时常萦绕耳边 。唐华回忆说:“孩子叫得一塌糊涂,我在旁边哭得一塌糊涂。但是琳琳回家前竟然嘱咐我,千万不要告诉爷爷奶奶,但我回去后还是跟父母说了,父母把我骂得一塌糊涂。”

    于是,全家开大会,一致要求小家伙放弃跳水。但是她一定要练下去,还要参加比赛,家人怎么劝都不行。那一次受伤,陈若琳只休息了三四天就训练了。后来她在那次全省少儿比赛中名列第四。所有人都告诉她,她这个第四比第一含金量还高。

    带着这股对跳水的执着和吃苦精神,陈若琳一路从南通市体校跳到位于南京的省业余体校,后来是江苏队,再后来就是国家队了。在国家队里,她是训练量最大、训练时间最长、最刻苦的那一个。

    如今,拿到了奥运冠军,陈若琳并没有表现得欣喜若狂:“比赛前和比赛过程中,我从来不想结果。走下领奖台,我也不再想已经发生过的事情。以后的路还长着呐。”
 

扬子晚报在线支付

<“90后”奥运冠军 吾家“小丫” 初长成>-:百度搜索 gooolge搜索 雅虎搜索 QQ搜索 狗狗搜索 有道搜索
文章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用户名: 查看更多评论

分 值:100分 85分 70分 55分 40分 25分 10分 0分

内 容:

         (注“”为必填内容。) 验证码: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