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晚报广告部   扬子晚报广告部  
您当前的位置:传媒广告网时事聚焦 → 文章内容 → 央视曝光药品招标"潜规则"压出厂价抬零售价

央视曝光药品招标"潜规则"压出厂价抬零售价

作者:佚名  来源:羊城晚报  发布时间:2011/11/22 20:19:41
扬子晚报在线支付

“央视曝光药品招标乱象”追踪

药价虚高:压出厂价抬零售价全为中间"潜规则"

  业内人士坦言:不这样做,企业会死掉;这样做下去,整个行业会死掉

    央视记者经过长达一年的调查发现,一些常用药品医院零售价比出厂价高出很多。从药厂到医院,中间利润均超过500%,最高达到6500%以上(详见本报21日报道)。医药代理公司、药品招标、医院、医生等各个环节瓜分差价,这成了令药价飙升“潜规则”。

    中国药学会医药政策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宋瑞霖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时坦言,央视的调查反映了目前中国医药产业的困境———不这样做,企业会死掉;这样做下去,整个行业会死掉。

    低价出厂:

    把部分商业环节推出去

    央视调查曝光的一些用于治疗肺炎、胃炎和止痛的常用药品,从出厂价到医院零售价,中间利润都超过400%。其中山东方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规格为2毫升20毫克的盐酸奈福泮注射液,出厂价每支0.32元,医院零售价为21.26元,中间利润竟高达6500%以上。

    为何一支救命药的出厂价只要0.32元?

    宋瑞霖表示,药品的出厂价并不是正常商品的出厂价。药企的普遍做法是,将药品卖给代理商经销,也就是俗称的大包商,由大包商进行销售配送。现在看到的出厂价,仅仅是药品生产成本加上药企的利润,而推广、税收、仓储、投标、配送等刚性成本全部转给了大包商。“做个假设,如果推广、仓储、投标、配送等工作都由药企自己做的话,那么一支盐酸奈福泮注射液的出厂价就不止是0.32元,而可能要3.2元了。

    “质量控制不严,也给药品低价出厂提供了温床。”宋瑞霖坦言,目前的药品质量监控只重视检验结果,不看生产管理过程,低水平的小企业只要混过检验就能做到低价出厂。

    做高零售价:

    扩大可“操作”灰色空间

    然而,3.2元与21.26元,中间仍有18.06元难以想象的巨大利润空间。既然药品市场竞争激烈,为何药企不将零售价调低点呢?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坦言,这是因为药厂在给药品定价时,会和代理商商定一个零售价,而这个零售价通常就是针对药品招标和医院医生的(要预留各种公关费用)。价格越高,就越有钱进行药品公关。“零售价定高,才能保证有空间可操作。”

    根据我国目前药品的定价方式,属于政府管理价格的范围只有列入国家基本医疗保险的药品以及少数生产经营具有垄断性的特殊药品,仅占市场流通药品数量的20%。这一类药品的成本都要经过发改委核算,价格管理比较严格,其利润空间就有限。然而,另外80%的药品都是由企业自主定价,也就是属于市场调节价。“自主定价的药品有运作的空间,企业抬高市场价,可操作的灰色空间也就大了。”上述人士说。

    该人士强调,正常情况下,自主定价的药品,按道理是不可能进医保的,因为进医保肯定要控制价格。但现实是,自主定价的品种通过公关同样可以进入地方的医保增补目录,从而进入地方医保。“所谓天价药物就是从地方医保起家的。”

    担心“一刀切”:

    不搞商业贿赂根本卖不出

    央视记者调查发现,即使不少药品的中标价比出厂价高出几倍、甚至几十倍,但依然低于发改委公布的最高零售价。发改委所制定的最高零售价是否高得离谱?

    一位大型药企的负责人表示:“药品价格问题太复杂。药品流通需要费用和成本,并不是从药企的仓库直接就能送到患者手中。很显然,不搞商业贿赂,药根本卖不出去。此前鱼精蛋白等廉价救命药缺货,也是这个原因。要企业生产出鱼精蛋白并不难,但是太廉价了没钱赚,没人愿意代理愿意配送,最后企业也就不愿意生产。”

    这位负责人坦言:“央视的报道出来后,我们最担心的就是发改委因此又来个‘一刀切’,大幅砍低药价。”

    宋瑞霖认为,药价里面问题非常多,而同质化竞争严重,药企只能拿到最薄的利润,小企业为了生存甚至做“血本”生意,这也是中国医药产业发展乏力的原因。(记者 陆志霖)

扬子晚报在线支付

<央视曝光药品招标"潜规则"压出厂价抬零售价>-:百度搜索 gooolge搜索 雅虎搜索 QQ搜索 狗狗搜索 有道搜索
文章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用户名: 查看更多评论

分 值:100分 85分 70分 55分 40分 25分 10分 0分

内 容:

         (注“”为必填内容。) 验证码: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