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晚报广告部   扬子晚报广告部  
您当前的位置:传媒广告网时事聚焦 → 文章内容 → 央视电影频道节目中心主任:老电影缘何经久不衰

央视电影频道节目中心主任:老电影缘何经久不衰

作者:李 蕾  来源:光明日报  发布时间:2011/10/17 20:46:31
扬子晚报在线支付

“向我开炮!”——电影《英雄儿女》剧照 (资料图片)



  在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开播16年来播出的国产影片中,新中国成立以来各个时期的经典影片,尤其是那些为人熟知、具有很高艺术价值和观赏价值的影片非常受观众的喜爱和欢迎。

  在电影市场复杂多变的今天,经典老片何以受到青睐,始终具有强大的收视竞争力?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关注,记者就此对电影频道节目中心主任阎晓明进行了专访。

  记者:从电影频道的排片表上,我们发现,经典老片在播出节目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阎晓明:是的,作为国家级的、专业化程度很高的媒体平台,在电影频道的编排视野里,我们不会用简单的“新”和“旧”的标准来取舍影片,而是充分尊重广大观众的需要,在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三性统一的基础上,尽可能将电视观众喜闻乐见的优秀影片奉献给大家。因此,正是观众的认可、喜爱让这些银幕经典始终充满了生命力,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为此,电影频道也为这些银幕经典专门开设了品牌栏目《流金岁月》和专门的片场。

  举例来说,上世纪50年代经典的革命历史题材战争片《铁道游击队》,统计显示,从1997年开始至2011年,一共在电影频道播出了31次,每次都有非常高的收视率,最高达到2.94%。今年6月19日《铁道游击队》播出时收视率依然达到了1.88%,推及收视人群2300万人,其收视表现和很多最新的院线大片比起来,并不逊色,甚至比很多新片还要好。上世纪90年代的革命历史题材影片《大转折》、《大决战》、《大进军》等在电影频道的播出频次也很高,两部《大转折》共播出28次,三部《大决战》播出66次,四部《大进军》播出55次,每次平均收视人群接近500万人。表现军民抗击洪水自然灾害的影片《惊涛骇浪》自2003年以来共播出19次,最高收视率达2.39%,平均每次播出推及人群高达700万人。还有很多影片与之类似,比如《小兵张嘎》,播出频次达到25次,最高收视率2.29%;《红日》播出15次,最高收视率2.15%;《英雄儿女》播出17次,最高收视率3.01%;《横空出世》播出20次,最高收视率2.66%;《开国大典》播出21次,最高收视率2.46%等等。

  记者:您认为新中国经典的老片为何能够获得观众的广泛喜爱?

  阎晓明:在我看来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第一,经典的新中国电影往往具有很高的思想价值,弘扬主流社会精神。这些蕴含在电影中的信念、理想、追求和牺牲奉献精神,感召和影响了好几代人,成为中国观众的一种集体记忆,一种共同的情怀。这些电影往往可以给观众带来很多美好的回忆,而且,这种精神的力量在任何时代都能引发普遍的共鸣。比如《董存瑞》、《上甘岭》、《甲午风云》中的英雄主义情结,《五朵金花》、《阿诗玛》、《柳堡的故事》里的动人爱情传奇,对今天的观众也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第二,经典的新中国电影中不乏锐意进取的艺术探索精神,很多影片堪称电影艺术的时代佳作。这些影片通过独特的电影手法,赋予影片中国传统文化的韵味,这些和中国观众的接受习惯、审美习惯、社会文化心理密切联系的内容也永远不会过时。比如说《早春二月》、《天云山传奇》、《城南旧事》、《小花》、《人到中年》等影片也分别代表了不同历史阶段中国电影艺术的发展水平,观众经常通过各种方式联系我们,希望点播这些影片。

  第三,经典的新中国电影注重人物的塑造,精于叙事,富于生活细节,还有很多影片特别注重在电影类型上的探索和突破,这些因素对于年轻的电视观众来说,也具有充分的吸引力。“董存瑞”、“王成”、“邓世昌”、“嘎子”等等,经典老电影打开的是一个银幕英雄的人物画廊,这些人物形象深入人心,是中国人的集体记忆。除了成功的人物塑造,像《刘三姐》中的电影音乐元素,《开国大典》、《大决战》等影片中的史诗规模,恢弘的战争场面,包括《今天我休息》、《喜盈门》中体现的中国式喜剧电影风格,也都是非常重要的因素。最有代表性的影片是1982年拍摄的影片《少林寺》,该片我们电影频道从2009年才开始电视播出,应广大观众强烈要求,截至2011年6月已经在各时段播出15次,最高收视率达4.96%,在整个电影频道的电影收视排名中列历史第9位,远远超过近年出品的许多院线大片。

  记者:据悉,为更好地珍存民族电影文化瑰宝,展示中国优秀电影的恒久艺术魅力,继承中国电影的优良传统,激励当代中国电影工作者再创艺术高峰,国家广电总局从10月20日起,将举办“新中国电影选萃”活动。请您介绍一下电影频道在其中将展示哪些内容?

  阎晓明:我们开展的“经典回眸:新中国电影选萃”系列展播,将要奉献给观众的电影,时间跨度从1950年到2010年,不仅涵盖了新中国每一个历史阶段的电影经典作品,而且风格多样,类型多元,相信一定能让大家感受到新中国电影不断发展过程中的艺术魅力和历史文化积淀。对于中国电影工作者和电影观众来说,这些永恒的经典不仅是定格的银幕青春与电影记忆,更是一笔宝贵的文化财富。

扬子晚报在线支付

<央视电影频道节目中心主任:老电影缘何经久不衰>-:百度搜索 gooolge搜索 雅虎搜索 QQ搜索 狗狗搜索 有道搜索
文章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用户名: 查看更多评论

分 值:100分 85分 70分 55分 40分 25分 10分 0分

内 容:

         (注“”为必填内容。) 验证码: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