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晚报广告部   扬子晚报广告部  
您当前的位置:传媒广告网时事聚焦 → 文章内容 → 报纸登救人照片被微博误读 网友质疑"吸引眼球"

报纸登救人照片被微博误读 网友质疑"吸引眼球"

作者:佚名  来源:京华时报  发布时间:2011/5/23 20:44:53
扬子晚报在线支付

被救下后老人蹲坐在地上不愿离开。

  5月18日,本报第15版刊登了一篇题为《多方联手救下登高倔老头》的报道,这篇文章的内容在社会新闻中并不罕见,然而文章的配图却引起众多关注,并引发争议。

  场景

  17日下午2点30分左右,一名七旬老者骑上某二层饭店广告牌,试图寻短见。消防和警方合力劝说多时,近三个小时后,老人被救下。

  引起误读

  当天见报的文章配图,画面为一名瘦弱的老人光着上身,脸朝地面,一名警察和城管扭住他的胳膊,看起来有点像“拎小鸡”。

  这一场景通过微博传播后引来众多网友的关注。由于图片中的强弱对比悬殊,引起一些网友的误读。更戏剧性的是,图片被“张冠李戴”成另一条极富煽动性的新闻,作为其配图在网络上流传开来。该新闻题为《六旬老汉街头卖菜,警察城管如拎小鸡》,新闻称,一个瘦骨嶙峋的农村老汉,为了生计,千里迢迢扛着麻袋里的西红柿,来到京城只为卖个好价钱,却被城管和警察“暴力执法”。即使后来真相被澄清,仍有人表示愤慨。一名网友在微博上给本报副总编辑刘明胜留言说,“实际上造成这种误读也是因为你们,有那么多照片,为什么单单挑选这张照片出来呢?还不是为了吸引眼球?”

 

警察劝说无效,打算将老人抬到车内。

  警方将老人抬起准备带到派出所,此过程中发生僵持、扭动等情况。(5月18日见报图片) 本报实习记者赵恩泽摄

  一波三折

  “这张图片的出台其实挺波折的。”图编周民说,当天看到这张图片后,他征求了很多人的意见,大家的意见基本一致,都认为这张图片容易引起人们的误解,因为内容过于犀利,执法者的强势和老头的弱势对比强烈,而且还带有一点暴力色彩,让人感觉老头非常可怜。

  得知作品可能无法见报,图片作者赵恩泽将其发到自己的微博上,“没想到一个上楼下楼的工夫,就已经被转发了几十次,几十条新评论。大家都给了很高的评价,我也没想到。”在转发的人中,也包括当天的值班副总编刘明胜。随后刘明胜副总编来到图编周民的电脑前,将整组图全部看完,并且询问了图片中所讲事情的具体内容。“看到这张图片的时候,还以为是网络上流传的,第一印象也感觉这是一起暴力执法行为。后来才知道这是我们记者自己拍的片子。照片有一组,共有几十张,我从头到尾都看过,感觉这张照片确实非常鲜活,但当时我们觉得发上去肯定是有问题的,也有点拿不准。后来确定事情经过是公安和消防合力在解救一位老者,是一件好事儿,所以最后讨论认为,只要把客观事实说清楚了,还是可以刊出的。”

  真实性大于一切

  对于读者的误读,刘明胜副总编说他已经料到会有这种情况,“但他们肯定没有把我的微博全部看完,也没有把那则稿件的文字都看完。在网上,很多网友也对这张照片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比如说有网友就认为我们是为了吸引眼球。我们确实有一点这方面的考虑,但是最终的想法,还是认为这条新闻是能够吸引读者的。”

  刘明胜副总编说,这张照片的刊出还有另外一层意义,那就是读者所见到的,未必就是真实的。“我们在平常做报道的时候会提到‘断章取义’‘望文生义’,这种错误有时会在我们记者的稿件里面出现。但如果是图片的话大家就不会有这个意识,所谓‘有图有真相’。大家会觉得现场拍到的照片,都是客观、真实的东西,但是实际上如果你没有把这个瞬间做一个很好的说明,事实可能是相反的。”刘明胜副总编说,从这个角度来说,这张片子实际上是很有积极意义的。

  “这次的讨论,也给业务方面拓展了新的思路。比如说,我们把这组照片多发几张,把已发的这张突出出来,可能这样的处理方法会更好,而不是单独一张。在以后的运用中,可以进行尝试。”刘明胜副总编说,“我觉得通过这张图片的选择,给了我们几点启示,一个就是看似不能用的照片,其实我们考虑周到的话,是可以采用的,因为它可以从消极变得积极;另外一个是,对于照片的运用,我们不能单纯从吸引眼球这一个角度来考虑,为了更全面、客观、真实地展现一个新闻,可以多放几张照片,把人们对这件事情的误读降到最低。”

扬子晚报在线支付

<报纸登救人照片被微博误读 网友质疑"吸引眼球">-:百度搜索 gooolge搜索 雅虎搜索 QQ搜索 狗狗搜索 有道搜索
文章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用户名: 查看更多评论

分 值:100分 85分 70分 55分 40分 25分 10分 0分

内 容:

         (注“”为必填内容。) 验证码: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