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镕基总理的十八大经典话语
“自己不勤政,又不廉政,吃吃喝喝,乱批条子,任人唯亲,到处搞关系,把国家财产不当一回事,你坐在主席台上面作报告,下面能不骂你?”
————1993年朱镕基在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说。
“不管前面是地雷阵还是万丈深渊,我都将勇往直前,义无反顾,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1998年3月,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选举朱镕基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
“反腐败要先打老虎后打狼,对老虎绝不能姑息养奸,准备好一百口棺材,也有我的一口,无非是个同归于尽,却换来国家的长久稳定发展和老百姓对我们事业的信心。”
————在查出陈希同贪污腐败案后,朱镕基极为震怒地说。
“请大家不要误会,死而后已不是说我要老呆在总理这个位置上,不是这个意思。我只是说只要我活着,还有一口气,我就要为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朱镕基解释说
“过去的一年我感到非常难,这个困难超过了我预料的程度。第一,我原来没有估计到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这么大;第二,我国发生的历史上罕见的特大的洪涝灾害也超出了我的预料。但我感到满意的是,我们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依靠全国人民的努力,我们站住了。这是不容易的,所以我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了一句:‘来之不易’呀!”
————1999年3月15日朱镕基说
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赖特最近访问中国时,我告诉她一句话。我说:“我参加争取和保障人权运动的历史比你早得多。”她说:“是吗?”表示她不同意我的意见。我就说“不是吗?我比你大10岁,当我冒着生命危险同国民党政权作斗争,参加争取中国的民主、自由、人权运动的时候,你还在上中学呢。”
————1999年3月15日朱镕基在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记者招待会上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克林顿总统说了这样一句话,如果现在不批准,恐怕要后悔20年。我可以加一句,不只是后悔20年,恐怕千百年以后,当美国人民翻到这段历史的时候,也会后悔为什么当初犯这个错误,掩卷而长叹。”
——2000年3月15日朱镕基在九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记者招待会上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我不是曾国藩,曾国藩做的我做不到。”
————朱镕基曾经这样评价历史小说《曾国藩》
“每个清华人都负有责任,建设这个国家。为学,要扎扎实实,不可沽名钓誉;做事,要公正廉洁,不要落身后骂名。”
————2001年6月6日上午,清华大学经管学院的全体师生来到综合体育馆里,朱镕基总理对他们说。
“关于我本人,除了我确实是在埋头苦干以外,我没有什么优点,我不希望别人学习我,特别是某家香港报纸说我的本事就是拍桌子、捶板凳、瞪眼睛,那就更不要学习我。
但是这家报纸说得不对,桌子是拍过,眼睛也瞪过,不瞪眼睛不就是植物人了嘛,板凳绝对没有捶过,那捶起来是很疼的。
至于说我这样做是为了吓唬老百姓,我想没有一个人相信他这种说法。我从来不吓唬老百姓,只吓唬那些贪官污吏。”
————2002年3月15日,九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记者招待会,邀请国务院总理朱镕基会见中外记者,并回答记者提问。
“我们问心无愧!”
————2002年3月15日,面对800名中外记者和海内外的电视观众,中国总理朱镕基用铿锵的声音说。
“我们问心无愧!”
————2002年3月15日,面对800名中外记者和海内外的电视观众,中国总理朱镕基用铿锵的声音说。
“我一不怕你借钱,二不怕你求职,就怕你找我题字,因为我有五戒,此其一也。”
————朱镕基婉拒为老同学题字。
“我想提醒一点,在日本所有的正式文件中从来没有向中国人民道歉过,在一九九五年村山首相笼统地向亚洲人民表示歉意,但是在所有的正式文件中都没有向中国人民道过歉,因此不能说中国没完没了地要求日本道歉,道歉不道歉是你们自己的事情,但我们希望你们考虑这个问题。”
————2000年10月14日朱镕基总理与日本民众对话
“我只希望在我卸任以后,全国人民能说一句,他是一个清官,不是贪官,我就很满意了。如果他们再慷慨一点,说朱镕基还是办了一点实事,我就谢天谢地了。”
————2000年3月15日下午,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前来采访九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中外记者并回答了记者提出的问题。
“若香港搞不好,不单你们有责任,我们也有责任,香港回归祖国,在我们手里搞坏,我们岂不成了民族罪人?不会的!”
————2002年11月29日朱镕基总理在香港说。
“你们照顾一下凤凰卫视台的吴小莉小姐好不好,我非常喜欢她的节目。”
————朱镕基总理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说,吴小莉从此名闻遐迩。
“我很少为人家题词,因为我的字很丑”(笑声、掌声)……“但是我送他们四个字‘不做假帐’……”“我希望每一个从国家会计学院毕业的学生都要永远牢记这四个字的校训。”
————2002年11月19日为会计学院题词“不做假账”时朱镕基说
“我比1998年是不是显得疲劳,我不知道在座各位作何评论。不过我想时间已经过去四年了,人总是要老的嘛。”
————2002年3月15日九届五次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