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晚报广告部   扬子晚报广告部  
您当前的位置:传媒广告网时事聚焦 → 文章内容 → 方舟子打不尽丑恶决不下战场

方舟子打不尽丑恶决不下战场

作者:佚名  来源:现代快报  发布时间:2010/7/11 8:03:12
扬子晚报在线支付

单枪匹马的打假生涯整整十年。十年前,他把“基因皇后”陈晓宁赶回美国,这次,他揭开“打工皇帝”唐骏的新装。十年来,他和他的“新语丝”网站,一次次捅破知识界的剽窃与欺骗,一而再挑战学术权威和商业神话,他触动了太多人的利益,坏了太多人的好事,也赢得了“斗士”的美名。他看似赢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但在泥沙俱下、百病丛生的学术泥淖里,最终的胜利似乎并不属于他。“被处理的寥寥无几,大多数不了了之。”方舟子说。

  不做科研好多年

  方舟子,原名方是民。“方舟”,古文里的意思是两条船并在一起行驶,“方舟子”的意思就是脚踏两条船的人,踏的是科学和文学的船,是他从高中时起就一直在用的笔名。

  方舟子是个“文学青年”。1967年,出生于闽南县城的一个干部家庭,家里兄弟姊妹四个,他排行老幺,“家里出了4个大学生,在当地很有名。”1985年考入中国科技大学生物系,诗社遍地的时候,他是学校“荒原”社的元老之一。“如果被流放到一个孤岛,只允许带一本书,我会带着一本《杜工部集》欣然前往,可以景仰,可以钩沉,可以默诵,可以吟咏。”精神导师是鲁迅,通读过《鲁迅全集》,喜欢“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为此拜谒过上海的鲁迅墓5次。喜欢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里面纯洁的理想主义和英雄主义也是他性格中的因子;加缪的《西西弗的神话》是他唯一读过两次的小说,称之为“我的经典”。

  1990年本科毕业后,远渡重洋、负笈海外,1995年获得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生物化学博士学位,此后在美国罗切斯特大学生物系、索尔克生物研究院做博士后研究,研究方向为分子遗传学。

  28岁之前,象牙塔内的经历是平坦的通途。在此之后,便成为一个“自由职业者”。

  他的同学大都走的是这两条路:在美国大学里做教授,或是到生物技术公司或制药公司做开发。“这两条路对我来说都没什么吸引力。不想像教授那样整天写资金申请报告要钱拉关系,也不想像个白领朝九晚五上下班。”“不想管别人也不想被人管”,还是做个作家比较合适。

  每天上网处理一些邮件,核实“新语丝”上一些打假的举报。然后就是写作和读书,包括给一些国内媒体开专栏,还有其他的一些社会活动,给一些公司做顾问啊什么的,“已经不做科学研究了”。他认为,如果继续从事科研,将来只能成为一个普通的生物学家,但“不会有大成就”。

  稿费能保障生活吗?有人质疑他的打假动机。“我在做科学研究的时候,我们那个实验室克隆了一个基因,这个基因跟艾滋病有一些关系,可以用它来做药,所以有药厂来用,这样他们会支付专利费。还有,我现在写了很多的文章,出了不少的书,有稿费收入,保障在国内的基本生活是足够了。我这个人对生活的要求也不是很高,没有太多的物质欲望。”电话中的方舟子口气随和,不像打假文章中那么咄咄逼人。

  放弃多年的学术事业,外人看来可惜,方舟子认为是学有所用,“我受过的这些训练没有浪费,我现在写的科普文章主要还是集中在生物学,我本人亲自揭露的大部分学术问题也是属于生物学领域的。包括跟老百姓生活相关的保健品、假药啊,所以我不觉得浪费了自己的专业,这是一个兴趣的转移。”

  一年打假上百起

  1994年,“文学青年”方舟子创办了“新语丝”,这原本只是一个供海外留学生搞创作、交流的文学网站,如今“每年得到的举报逾百起”,成为一块打击学术造假的前沿阵地。

  1999年方舟子和“法轮功”进行辩论,在网上发起了支持何祚庥院士的签名,开始关注国内的动态。2000年开始,国内互联网兴起,很多国内的报纸开始上网,可以快速、直接地接触到国内科技方面的报道,“发现造假特别多,很多是留学生回国招摇撞骗的,看了特别生气,开始在网站上揭露这些问题”。

  2000年8月的一天,一则国内科技新闻吸引了方舟子的注意。报道里称中国留美生物学家陈晓宁将世界三大基因库成功带回国内,并继续进行科学研究和产业开发。此举标志着中国已掌握国际顶尖的基因技术,陈晓宁因为此“爱国义举”而被封为“基因皇后”。

  方舟子吃惊了。“在美国花几千美元就可以买到的东西,怎么被吹嘘成独一无二,价值无法估量呢?而且在华人科学家当中,出了这么一位世界顶尖级的生物科学家,我也是搞生物出身的,居然都没有听说过!所以我就查了一下,发现这个基因库不是他们实验室做出来的,而且这个基因库,国内早就有了,1998年就有了,而陈晓宁只是一个在实验室打工的普通技术人员。”

  “基因皇后”竟然有假?媒体立即跟进报道。不久,对“基因皇后”的追捧在一片质疑声中迅速消退。方舟子的学术打假初战告捷。

  几个月后的一天,大连一家保健品公司在媒体上宣传一种“生命核酸”的营养价值,并请来多位专家助阵。核酸有营养?方舟子觉得不可思议。他立即撰文驳斥,并指出“核酸营养”在美国早就已被认定为骗局。不久,《南方周末》头版刊发长篇报道《三位诺贝尔奖科学家指斥中国核酸营养品》,揭露“核酸营养”骗局的来龙去脉。方舟子又一次获得了胜利。

  两次轰动全国的学术打假开始令他成为众多知识界人士关注的热点。是年,方舟子出版《溃疡:直面中国学术腐败》,直言不讳批判中国学术腐败。

  但接下来,谁也没料到,方舟子会将炮口对准母校中国科技大学。2002年,一位科大的海外校友在新语丝发表“对郭光灿教授评选院士的意见”,认为其申报材料明显夸大了他的学术成果的价值,且几篇论文的最后作者才是他。方舟子对此作了跟进,招致校方不满,方舟子相继以《关于“郭光灿事件”的一些说明》《大学者有大道之谓也——中国科大、郭光灿及其他》《科大自由传统的丧失》系列文章发表对事件的看法。对这种“六亲不认”的作风,有拍手叫好的,也有群起而攻的。

  被他质疑过的校长不止一个。2009年10月,他发表博文称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的履历造假。方舟子的质疑主要集中在对杨玉良是否获得过德国最高科研奖莱布尼兹奖。

  目前,方舟子亲自揭发、参与、主导的大大小小的学术打假已有上千起。“光校长就揭露过好几十个,两院的院士也揭露了上百个”,学校上百,无论名气大小。

  这自然也带来不少麻烦,迄今针对方舟子或新语丝的案件有十几起。在北京被告过6次,5胜1败;在武汉被告过3次,1起败诉,2起未判;在西安被告过1次,败诉;在美国被告过1次,未判。华中科技大学的肖传国告赢过方舟子。“武汉的地方法院判我败诉,然后要我赔偿,找不到我就把钱从我妻子的银行账号上划走了。过了几年我才发现这个事。肖传国在网上得意洋洋说他现在把钱拿到手了,我到银行查发现真的少了三万块钱,哈哈。他们想打官司挽回声誉,结果只能适得其反,因为舆论站在我这边。”

  “我有真相洁癖”

  有人认为他打假是冲着名利而来。“新语丝是一个在美国注册的非营利性的机构。虽然有一些广告,但它的广告收入和支出差不多持平。走上这条路,我想还是性格使然,看到那么荒唐的事情没有人出来揭,我自己如鲠在喉,不吐不快,我是一个有着真相洁癖的人。”方舟子说。

  也有人说他老是一副“真理在握”的样子,一定要打个胜仗。方舟子认为,绝大多数的“假”是打对了,极个别的“疏忽”也有,但也都做了“澄清”,登出了道歉声明,但“都不是什么特别大的事情”。“这些(造假)事情大部分是别人在网站上揭露的,我会先做一个基本的核实,不能随便乱登,否则自己名声也就搞坏了嘛。我是欢迎这些被举报的人来给个回应,学术界的人都会登录新语丝,现在一天的流量达到15万,一般登出来第二天就会有回应过来,我不管他怎么回应,我也给他登出来。如果是我本人揭露的,那当然更慎重,肯定是反复核实过证据的,到现在还没出过错。”

  谈到这么多年的学术打假经历,他最深的感受是:“造假泛滥的程度远远超出我的预料,已经到了肆无忌惮的地步。我义务打假一年100起,但被处理的寥寥无几,甚至被揭露出来之后,还有好多人站出来维护,就像唐骏这件事,我觉得这个社会不是很正常。”

  比如,“基因皇后”陈晓宁被揭露后,就回美国去继续当她的技术员去了。比如,曾被各大媒体披露过的营养核酸,“这个东西至今也还在卖”。

  他看似赢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但在泥沙俱下、百病丛生的学术泥淖里,最终的胜利并不属于他。在一个成熟有效的学术机制建立之前,中国也无疑需要一大批方舟子。

  □快报记者 陈曦

  对话

  我并不想

  当什么斗士

  星期柒新闻周刊:对“打假斗士”这个称号你怎么看?

  方舟子:我觉得这个说法不准确。我并不想当什么斗士,听上去好像是没事找事、到处要跟人斗似的。不过别人要这么叫,我也无所谓。

  星期柒新闻周刊:唐骏的秘书说你是偏执狂。

  方舟子:他说我偏执也许是觉得我比较较真吧,抓住一件事不放。

  星期柒新闻周刊:你打假的很多都是学术界地位很高的人。

  方舟子:在学术规范、学术道德面前人人平等,不能因为知名学者、学校以前的贡献就容忍他们去造假。知名学者、学校有假,更应该揭露,因为他们造假的欺骗性更强,造成的危害更大,社会影响更坏。

  星期柒新闻周刊:得罪了这些人,你处境如何?

  方舟子:我现在是一个作家,我已经不在学术界了,也就置身事外了。如果有所谓,我也可以在国外(做研究),跟国内没有什么关系,即使有关系我也不怕,我就是这种性格,我不怕得罪人。

  星期柒新闻周刊:质疑你的人总是说到你跟别人论辩时的文风问题,有网友整理出“方舟子语录”,经常使用的词语包括“弱智、傻妞、鼠辈、白痴”等。

  方舟子:论证文章里你看到过这些字眼吗?这些都是双方在网络上论辩爆发的口语,其实是指某些人的逻辑是经不起推敲的。比方说一些学文科的人,非要去讨论进化论,逻辑又很混乱,写文章又特别矫情,有煽动性,我觉得这样的人就可以叫他“傻妞”。对于这些经不起推敲的指责,我喜欢引用鲁迅的一句话,说一个良家妇女是婊子,是骂人;说一个婊子是婊子,那不是骂人。如果你是学术骗子,我说你是骗子,那也不是骂人。

  星期柒新闻周刊:反对者骂你是骗子、学术流氓。

  方舟子:打假不可避免地会得罪人。打得越多,得罪的人可能也会越多。以前我打假,科大以我为荣,可是我揭了科大的丑,说了郭光灿,说了朱青时,这样科大就反对我了。骂我的人增多,有可能是利益冲突,是阵营的问题,我打假的这些人地位很高,他们手下有很多人,很多学生,在网上组织起来攻击我。

  星期柒新闻周刊:你的博客中有一个专门的分类“新闻打假”,《南方周末》也赫然在列。

  方舟子:列在名单上的那些不良记者,都是直接或间接与我打过交道的,主要是两类:一类是替不良企业、造假者当枪手来攻击我的,一类是对我做过欺骗性采访、造谣污蔑我的。因为根据的是我亲身的经历,我当然有足够的信心和证据,事实上,证据我都曾经在网上公布过。我揭露的这些记者,都是新闻道德或做人的道德很成问题的。对那些有正义感、有道德操守的记者,如果愿意揭露学术造假、伪科学,我都很乐于和他们合作。

扬子晚报在线支付

<方舟子打不尽丑恶决不下战场>-:百度搜索 gooolge搜索 雅虎搜索 QQ搜索 狗狗搜索 有道搜索
文章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用户名: 查看更多评论

分 值:100分 85分 70分 55分 40分 25分 10分 0分

内 容:

         (注“”为必填内容。) 验证码: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