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学术成就享誉全世界
两盏燃烧了90多年的油灯耗尽最后一滴膏油
国学大师季羡林任继愈昨辞世;温总理正准备8月6日为季老祝寿,得知噩耗特地从会场赶往301医院
他的成就 十大学术成就享誉全世界
第一是印度古代语言研究。他的博士论文《〈大事〉渴颂中限定动词的变位》、《使用不定过去式作为确定佛典的年代与来源的标准》等论文,在当时该研究领域内有开拓性贡献。
二是佛教史研究。他是国内外为数很少的真正能运用原始佛典进行研究的佛教学学者。
三是吐火罗语研究。1980年就七十年代新疆吐鲁番地区新发现的吐火罗语A《弥勒会见记》发表研究论文多篇,打破了“吐火罗文发现在中国,而研究在国外”的欺人之谈。
四是中印文化交流史研究。《中国纸和造纸法输入印度的时间和地点问题》等文,以及《西游记》有些成分来源于印度的论证,说明中印文化“互相学习,各有创新,交光互影,相互渗透”。
五是中外文化交流史研究。80年代主编《大唐西域记校注》、《大唐西域记今译》,并撰10万字的《校注前言》,是国内数十年来西域史研究的重要成果,而1996年完成的《糖史》更展示了古代中国、印度、波斯、阿拉伯、埃及、东南亚,以及欧、美、非三洲和这些地区文化交流的历史画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六是翻译介绍印度文学作品及印度文学研究。《罗摩衍那》是印度两大古代史诗之一,2万余颂,译成汉语有9万余行,季羡林经过10年坚韧不拔的努力终于译毕。
七是比较文学研究。80年代初,首先倡导恢复比较文学研究,号召建立比较文学的中国学派,为我国比较文学的复兴,作出了巨大贡献。
八是东方文化研究。从80年代后期开始,极力倡导东方文化研究,主编大型文化丛书《东方文化集成》,约500余种800余册,预计15年完成。
九是保存和抢救祖国古代典籍。90年代,担任《四库全书存目丛书》、《传世藏书》两部巨型丛书的总编纂。
最后是散文创作。从17岁写散文起,几十年笔耕不辍,已有80余万字之多,钟敬文在庆贺季羡林88岁米寿时说:“文学的最高境界是朴素,季先生的作品就达到了这个境界。他朴素,是因为他真诚。”80年代后期以来,季羡林对文化、中国文化、东西方文化体系、东西方文化交流,以及21世纪的人类文化等重要问题,在文章和演讲中提出了许多个人见解和论断,在国内外引起普遍关注。 本报综合
他的品格 力辞“三顶桂冠”求得自由身
季羡林先生为人所敬仰,不仅因为他的学识,还因为他的品格。他说: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也没有丢掉自己的良知。他在“文革”期间偷偷地翻译印度史诗《罗摩衍那》,又完成了《牛棚杂忆》一书,凝结了很多人性的思考。他的书,不仅是老先生个人一生的写照,也是近百年来中国知识分子历程的反映。季羡林先生备受关注的《病榻杂记》已经公开发行。在书中,季羡林先生用通达的文字,第一次廓清了他是如何看待这些年外界“加”在自己头上的“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这三项桂冠的,他表示:“三顶桂冠一摘,还了我一个自由自在身。身上的泡沫洗掉了,露出了真面目,皆大欢喜。”
本报特摘录几段季老的文字,看看这位96岁高龄的老人是如何对待罩在自己头顶的灿烂光环的——
一辞“国学大师”
说到国学基础,我从小学起就读经书、古文、诗词。对一些重要的经典著作有所涉猎。但是我对哪一部古典,哪一个作家都没有下过死功夫,因为我从来没想成为一个国学家。后来专治其他的学术,浸淫其中,乐不可支。除了尚能背诵几百首诗词和几十篇古文外;除了尚能在最大的宏观上谈一些与国学有关的自谓是大而有当的问题比如天人合一外,自己的国学知识并没有增加。环顾左右,朋友中国学基础胜于自己者,大有人在。在这样的情况下,我竟独占“国学大师”的尊号,岂不折煞老身(借用京剧女角词)!我连“国学小师”都不够,遑论“大师”!为此,我在这里昭告天下:请从我头顶上把“国学大师”的桂冠摘下来。
二辞“学界泰斗”
在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中,说我做出了极大的成绩,那不是事实。说我一点成绩都没有,那也不符合实际情况。这样的人,滔滔者天下皆是也。但是,现在偏偏把我“打”成泰斗。我这个泰斗又从哪里讲起呢?为此,我在这里昭告天下:请从我头顶上把“学界(术)泰斗”的桂冠摘下来。
三辞“国宝”
“是不是因为中国只有一个季羡林,所以他就成为‘宝’。但是,中国的赵一钱二孙三李四等等,等等,也都只有一个,难道中国能有13亿‘国宝’吗?”可是,在八九、十来年前,在一次会议上,北京市的一位领导突然称我为“国宝”,我极为惊愕。 综 合
他的智慧 温总理称他是“人中麟凤”
季羡林先生是中国的大智慧,被温家宝总理称为“人中麟凤”,这一点在他耄耋之年尤为彰显。
首先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季先生的思想如空谷传音旷远绵邈。他在晚年的作品中,无不以爱护自然保护生命等攸关百姓民生的话题为主题。汶川地震后,他率先垂范捐资赈灾。2006年11月13日新华社发表了温家宝总理在中国文联中国作协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其中温总理讲了看望季先生时的一段对话:“在今年的谈话中,他(季先生)对我说,和谐社会除了讲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还应该讲人的自我和谐。我说,先生,你讲得对。人能够做到正确处理自我和社会的关系,正确对待荣誉、挫折和困难,这就是自我和谐。后来,我们俩谈话的大意,写进了十六届六中全会文件。”一个年近百岁的知识分子,其观点直接影响到党规国策的制定,亦如中国历史上磻溪吕尚、阿衡伊尹以百岁之躯辅佐社稷的场景于今世重现。
其次是“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在实现中华百年梦想举办奥运的岁月里,季先生以奥运文化总顾问之职,行中华文化使者之责,率意提出在全世界人民面前弘光孔子思想的建议。这个大胆而精辟的见地振聋发聩。稍有历史常识的人一定知道,中国近代五四运动和共产主义的启蒙者、先驱者们,为反对封建禁锢,曾挥舞过“打倒孔家店”的大旗;西方制度的捍卫者们也视儒家思想为未来文明的冲突(亨廷顿《文明的冲突》)。季先生不避沟壑与时俱进,紧紧抓住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世界和平发展的时代脉搏,以孔子“和”的思想作为时代的主旋律,不能不说是一个世纪老人站在时代的巅峰独步天下。综 合
他的作品 著作等身涉及范围广泛
季老著作等身涉及领域广泛。
主要书目:
《中印文化关系史论丛》(论文集)1957,人民
《〈罗摩衍那〉初探》(理论)1979,外国文学
《天竺心影》(散文集)1980,百花
《季羡林选集》(散文集)1980,香港文学研究社
《朗润集》(散文集)1981,上海文艺
《季羡林散文集》1986,北京大学出版社
主要著作:
《〈大事〉偈颂中限定动词的变位》(1941年,系统总结了小乘佛教律典《大事》偈颂所用混合梵语中动词的各种形态调整)、《中世印度语言中语尾-am向-o和-u的转化》(1944年,发现并证明了语尾-am向-o和-u的转化是中世印度西北方言健陀罗语的特点之一)、《原始佛教的语言问题》(1985年)(论证了原始佛典的存在、阐明了原始佛教的语言政策、考证了佛教混合梵语的历史起源和特点等)、《〈福力太子因缘经〉的吐火罗语本的诸异本》(1943年)(开创了一种成功的语义研究方法)、《印度古代语言论集》(1982年)等。作为文学翻译家,他的译著主要有:《沙恭达罗》(1956年)、《五卷书》(1959年)、《优哩婆湿》(1959年)、《罗摩衍那》(7卷,1980~1984年)、《安娜·西格斯短篇小说集》等。作为作家,他的作品主要有《天竺心影》(1980年)、《朗润集》(1981年)、《季羡林散文集》(1986年)、《牛棚杂忆》等。 综 合
国家图书馆名誉馆长任继愈逝世
据新华社电 记者从国家图书馆获悉,著名哲学家、宗教学家、历史学家、国家图书馆名誉馆长任继愈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7月11日4时30分在北京医院逝世,享年93岁。
任继愈先生出生于山东省平原县。曾任北京大学教授、中国宗教学会会长、中国哲学史学会会长、中国无神论学会理事长、国家图书馆馆长、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第四至八届全国人大代表。
任继愈先生长期从事中国哲学、宗教学的教学和研究,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研究中国哲学,学术成就卓越,影响深远。他筹建了中国第一所宗教研究机构,培养了几代中国哲学史和宗教学研究人才。任国家图书馆馆长以来,任继愈先生积极推进图书馆建设,为繁荣发展国家图书馆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为悼念任继愈先生,国家图书馆将于7月13日至7月15日期间在国家图书馆总馆南区学术报告厅设置灵堂,供社会各界人士吊唁。7月17日上午,将在北京八宝山殡仪馆东礼堂举行任继愈先生遗体告别仪式。
任继愈曾在博客中提到,忠孝原则贯彻中国传统文化几千年的全过程。这两者的地位却随着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变化有所变化。封建社会前期,孝的地位重于忠,比如汉代皇帝的谥号都有一“孝”字,如“孝文”、“孝武”、“孝景”等。赵宋以降直到明清,不断加强中央政府权力,忠的地位逐渐高于孝。当国家需要臣子在忠孝两者选取其一时,“移孝作忠”被认为合理,并得到鼓励。国君代表国家,君主即国家。国君既代表君,又代表上帝,故称“天子”,忠君与爱国混而为一。
由于几千年来,在多民族的封建集权国家统治下,使小农经济(自然经济)社会组织发挥了封建社会可能取得的最大效益,从而个人的自由、权利被忽视。中国封建社会长期稳定性曾起着安定社会秩序的作用,同时也限制了人民个人应享的权利。由中世纪走向近现代化,中国遇到前所未有的阻力,从意识形态到社会风俗,没有个人的地位。中国进入民主、自由、现代化的道路,比西方资本主义社会艰难得多,因为中国古代缺少民主传统。忠孝传统曾为古代中国社会立过大功,今天遇到新问题,对忠孝要根据新社会新形势,给予新评价。应从中汲取有益于建立爱国主义的积极部分,同时还要剔除其封建性和不利发挥人性自由、平等的糟粕。比如中国的计划人口生育,一对子女同时照顾四位老人(男方与女方的父母),过去行之有效的尽孝的规定,事实上难以实行,子女尽孝道与养老的社会化这样的新课题,已提到日程。不再为国君个人效忠,而提倡忠于国家、忠于民族的精神如何发扬,也成为当前面临的新课题。
任老提出对忠孝传统给予新评价
2001年,任继愈先生出任保护民族文化遗产公益广告代言人。
任继愈是我国最具影响力的哲学家,他不仅是一位研治中国哲学的专门家,还是一位全方位的研治中国传统文化的学者。他哲学、宗教、儒教、佛教、道教兼通,并且每一领域,都作出了独到的贡献。就是这样一位学界泰斗,怎会轻易出山做广告?
据该广告策划者宋体金介绍说:“通过‘泰山索道事件’和‘水洗三孔风波’事件的震动,精心策划制作了这次由国内知名文化学者出任形象代言人的‘保护民族文化遗产公益系列广告’。将把它作为一项利国利民的文化工程,长期开展下去。”
“保护民族文化遗产公益系列广告”分长城篇、敦煌篇、山川篇、建筑篇等。任继愈担任“保护民族文化遗产公益系列广告”之长城篇形象代言人,文案由任老亲自审定,画面上天坛、兵马俑、圆明园烘托着巍峨的长城,任继愈的“完美真实地将祖先留下的杰作传给子孙后代,是华夏儿女的责任”的负有使命般的告诫,震撼着每一个炎黄子孙的心。
任老曾出任公益广告代言人
2009年1月14日,中国校友会网大学评价课题组正式发布《2008(第二届)中国杰出人文社会科学家研究报告》。报告显示,全国共有868位杰出学者入选,中国社会科学院入选学者人数最多有203人,位居全国首位,堪称“中国社会科学智库”;北京大学入选的学者和校友人数最多,高居全国高校首位,摘得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家摇篮”美誉,中国人民大学和复旦大学分列第二和第三;中国社科院副研究员王钦博士以33岁入选成为“中国最年轻经济学家”,38岁的北京理工大学刘芳副教授荣膺“中国最年轻女文学家”;北京大学教授林毅夫媒体曝光率最高,新闻报道次数高达75600篇,吴敬琏、王蒙紧随其后。媒体曝光率最高的10大哲学家上榜者依次是:倪梁康、任继愈、童世骏、石仲泉、叶朗、韩震、俞吾金、汝信、李景源、黄楠森。任继愈高居第二。
任老是媒体报道最多的哲学家之一
■任继愈简历
任继愈(1916.4.15—2009.7.11),
山东平原人,著名哲学家、宗教学家、历史学家,国家图书馆名誉馆长。
1916年4月15日生于山东省平原县。1934年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1938年毕业。1939年考取西南联大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第一批研究生,师从汤用彤和贺麟教授攻读中国哲学史和佛教史。1941年毕业,获硕士学位。1942-1964年在北京大学哲学系任教,历任讲师、副教授、教授。1955-1966年担任《北京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编辑。1956年起兼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为新中国培养第一批副博士研究生。1978年起招收宗教学硕士生、博士生,1985年起与北大合作培养宗教学本科生,为国家培养大批宗教学研究人才。1999年当选为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1987年至2005年任中国国家图书馆馆长。 综 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