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浸润:帮你塑造完美的人格
—— 扬州江海学院人文环境亲密接触
“践行德育为先,提高人文素养”
——江海学院办学理念之摘要
2009年9月28日,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世界文化名人孔子诞辰2560周年纪念日。这一天,江海学院人文素质教育文化精品景观——“翰墨缘”落成,景观中主体景点孔子塑像同时揭幕,使江海学院这所以工科专业为主的院校,把重视人文素质教育的特色推向了新的境界。扬州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长袁秋年在揭幕仪式上评价:这是我市教育界的一件大事,也是我市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件大事。
崇尚孔子:传承的是一种教育理念
“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孔子是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和主张,他的“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的教育方针,包含了对学生的德育、知识和技能等三个主要方面的教育和培养,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教育,至今以至今后还将产生重要影响,尤其对职业教育更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
江海学院建校11年,建校之初就极为重视学生“先成人、再成才”的教育。2005年,院长朱克昌秉承我国传统教育思想和职业教育特点,提出了该校48字办学理念,其核心内容“注重专业知识、突出能力训练,践行德育为先、提高人文素养”,就把孔子的教育思想作了现代教育的诠释。其后,江海学院依据“提高人文素养”的思路,进一步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经典中寻找真谛,提炼出“厚德、笃学、敏行、毓秀”的校训,与办学理念相得益彰,洋溢着浓郁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气息,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浸润,宣示在自己的办学理念之中。而“翰墨缘”的建成,则把这种理念,又用艺术的表现手法,再现在世人面前。
人文素养:在校园环境中浸润滋养
2009年8月1日,中国高教学会副会长张晋峰在大连“高校品牌建设与危机处置高峰论坛”上说,我国高职院校在发展中有一种忽视文化建设的倾向。他认为,高职院校不提高文化建设水平,就是在办“培训班”。
走进江海学院,我们感受的是另外一番景象。他们从“三大途径”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课堂教学:学生在学好专业知识、训练专业技能的同时,设置人文教育必修和导向选修课程,比如《文明养成教育》、《职业素养基础》、《大学语文》和《中国文化概论》、《西方文化概论》等。
——主题教育:结合当年形势,开展诸如“英雄活在我心中”、“弘扬奥运精神”、“青春·祖国”、“在创新中茁壮成长”等主题教育,引导青年学生“把握时代脉博、关注国家使命、牢记青年责任”;
——人文环境:这是江海结合“秀美”校园建设而着力打造的一块“精品工程”。
在人文环境建设方面,已建成的“荷塘月色”、“沧海云帆”、“高旻湖畔”、“黄石假山”等四大自然景观,寄托了教育工作者对广大同学“励志向学”、“塑造人格”的美好愿望;已建成的“名人格言长廊”、“科技文化画廊”、“八怪精品画廊”和各“专业史画廊”等四大人文景观,体现了教育工作者对广大同学树立职业理想、培养职业道德、师法自然、勇于实践、敢于创新的人文设计和人文寄托。“德、智、体、美、劳”的雕塑、体育群雕和图书馆中心广场的“振翅江海”的主雕塑,体现了党的教育方针和对江海学子成人成才的殷切期望。
在江海读书的学子,为能置身浓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