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一条神奇的“天路”
教书育人不仅是教师的天职、学校的天职,也是全人类的天职。建校80周年的江苏省涟水中学,在这个金色秋天讲述了一个金色的故事——
走过一条神奇的“天路”
涟水中学综合楼外景 |
茵湖碧波 |
如歌岁月
“沭阳财主宿迁庙,涟水讨饭上学校”,这是历史上在苏北民间流传的顺口溜。今天,几乎是世界公认的一个事实是:苏北人民用勤劳的双手,通过半个多世纪的奋斗,在几近毁灭的土地上再造了一个“人间天府”,涟水的孩子们再也不会“讨饭上学校”了,然而涟水人酷爱读书的传统始终没有丢。更为重要的是,他们一直将这个美好传统同涟水县的“最高学府”——涟水中学紧紧联系在一起,将涟水中学同涟水县的整个教育事业紧紧联系在一起,把未来的希望深深寄托在涟水中学这块蓬勃着绿色与阳光的苗圃上。
是的,从1928年诞生的那天起,涟水中学就不负众望地勇敢承担起这个神圣的使命,无论天灾人祸,无论风雨沧桑,都以巨大的热情巨大的韧力,在这方育人之地任劳任怨地耕耘播种。在她的襁褓中,在她的名字下,可以列出一长串杰出的名单——左联成员、3次出任湖南大学校长、著名教育家朱一苇,1943年曾任涟中校长;著名戏剧家陈白尘、苏州大学原校长张迺康、中国华能集团原董事长汪德方,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曾在这里执教;原安徽省委书记、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书记、第九届全国政协常委黄璜,江苏省原副省长陈书同,原陆军船艇学校政委张耀南,苏州大学原党委书记张影,原华东水利学院党委副书记邵亭暮,上世纪四十年代从这里踏上革命征程;中国人民大学原党委书记马绍孟,曾驻秘鲁、智利大使朱祥忠,原经济日报社社长徐心华,国际著名高能物理学家李云山,北京大学教授张茂良,中科院研究员、中国科大研究生院兼职教授鲁士文,国际金融专家、渤海银行行长羊子林等,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从这里起步;还有范永香、张武、刘建同、张超等一大批科技、教育、学术界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学者,张东柯、孙智伟、王俐伶、李淼、嵇耀东、周建会、张廷琛等一大批具有世界水平的专家……
80年来,涟中培养了10多位大学校长、10多位部省级干部、数百位文学家和科学家、数万名遍布五洲四海的英才俊杰,涟水当地各条战线上的精英也绝大多数接受过她的知识洗礼;80年来,涟中将精心培育的一代又一代人才一批又一批地交给了人民,交给了祖国,作出了功德无量的奉献。
古黄河孕育了涟中,涟中孕育着未来!
激情燃烧
80年前只有几名教职员、几十名学生的涟水中学,为什么能够成为培育人才的“常青树”,成为今天一校三址的“教育航母”,成为远近学子激情向往的求知殿堂?因为这里始终燃烧着一柄永不熄灭的激情圣火,因为这里有着一群特别能吃苦、特别会战斗、特别敢创新、80年前赴后继一脉相承的“涟中人”!
涟水中学,承载着一种坚韧,一种文化,一种睿智,一股活力,一段历史;教风严、学风实、校风正,是涟中受到社会普遍好评的“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