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外黄子翚上北大
推荐上北大江苏“最后一人”出炉:南外黄子翚
运动员+足球队长+空手道黄带+书法八级……
记者观察
校长实名推荐,北大才是最大赢家
南外推荐的黄子翚因为获得全国高中数学联赛江苏赛区一等奖以及全国信息学奥赛一等奖,从而具备了两个保送资格,而在之前,南师附中推荐的匡超也已具备北大保送资格。记者搜索发现,在全国39所学校可推荐学校中,推出的学生本身就具备保送资格的占到相当一部分,像华师附中,三个推荐人中两个都已具备保送资格。而作为校长“推荐人”他们得到的优惠只是高考降30分。相对而言,其实还是保送更“划算”。这对于被推荐人来说是不是浪费?对学校而言是不是一种浪费?
当然具备保送资格并还需要参加高校组织的保送生考试,像黄子翚和匡超就都需要参加明年1月份北大组织的保送生考试。如果考试通过才能高枕无忧,不需要再参加高考。如果通不过,他们就得参加高考,并享受30分优惠,这相当于上北大他们有了“双保险”。但是从这些推荐生的出色成绩看,参加保送生考试不说十拿九稳,也是把握相当大。
为什么校长们推来推去,不是已具备保送资格的就是成绩超强,“裸考”也有很大希望进北大的学生?这是否与北大校长推荐政策初衷相违背?
在昨天接受记者采访时,南外董正璟校长表示,我们衡量的标准只有一个,就是素质是否最全面,是否最能代表南外学生的形象。不可能说针对不同类型学生给出不同的标准,比如竞赛优秀的给出一个标准,活动能力强的再给出一个。
而北大自始至终也并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推选标准,到底什么是“不同类型的优秀学生”并未说明。对于校长而言,除了面对巨大的舆论压力外,还有自己的难处。一,什么叫“不同类型的优秀学生”?所谓“偏才怪才”偏成什么样怪到什么样才叫有“才”?董校长说,我还没发现这届学生有谁算是“偏才怪才”,如果真的很有才,我当然也有胆量推荐他。二,优惠只是30分。毕竟推荐生还要参加高考,达不到线下30分,哪怕是线下31分,也相当于浪费了这个名额,更何况,对于学校而言“推荐生竟然也考不上北大”的压力太大了,校长们必须考虑这个因素。
也因此,这39所学校推荐出的学生个个都是学习成绩优秀,综合素质强,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是属于成绩一般,其他才能突出的学生。
说到实惠,对“推荐生”们而言,除了增加上北大的保险系数,可能更多的只是一道光环,让社会瞩目,突然变成“新闻人物”。在自豪的同时当然也要付出很大的代价,那就是压力,考上了,是理所当然,考不上呢?平静紧张的学习生活也可能受到不断打扰。昨天的发布会上董校长就不断向满屋记者叮嘱,今天采访完了,请大家就不要再打扰他了。让他专心准备考试。
对学校而言,“上北大”的人数也不会比去年多。
得到最大实惠的要算北大了,可谓是最大“赢家”。通过这场全国规模的“掐尖”,北大网罗了近百位真正意义上的“尖子生”,既成绩优秀又全面发展,他们代表的是这些“尖子学校”的形象,代表的是校长的诚信度,绝不会差。而更有些“推荐生”本来还是清华的候选人,但因为北大“动手”早了一个月,他们只能被北大提前锁定。比如启东中学的黄骎骎早在8月份参加清华暑期夏令营就被看中了,当时,清华招生办承诺如果她报考清华大学,学校至少降10分录取,如果能通过清华的自主招生考试,可以降30分,可北大“动作”在前,只能先推荐给北大了。虽然清华之前有了“五校联合测试”的举措,但目前还在报名阶段,与北大相比操作上毕竟要慢半拍。
说到意义,官方的,教育部发言人已给出定论,校长推荐制“是自主招生的一部分,既然是一项改革,就不可能尽善尽美,希望社会能给改革一个宽松的环境”。民间的,中学校长们也持赞同态度,“摸着石头过河嘛,这是一种尝试,是北大在不拘一格选人才上的一种突破,我们也怀着支持和尝试的心态看待这一切。”董正璟说。本报记者 杨彦 张琳
特别提醒
北大30日初审名单公示
北大从26日起开始对各地中学校长实名推荐的学生资料进行审核,确定初审名单,依照程序从11月30日到12月4日,北大招办也会通过招生网来公示初审合格的学生名单和相关的信息。 中 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