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江海
我们从钮副主任那里获悉,出国留学在江海纳入外事管理渠道,严格按照国家出入境管理政策和制度办理。内部有一个基本的办理流程,即从需要出国留学的学生三年级上学期开始,由学生本人提出申请,学生家长签字同意,学生所在班级班主任签署意见,学生所在系部审定,教务处学生处从学习成绩和遵章守纪两个方面进行会审,一般情况下学习成绩达标,无违纪行为,最后学校根据有关政策予以审批并办理相关手续。多年来,江海的出国留学服务热情规范,受到学生和学生家长的欢迎和好评。
从江海走出国门的学子,在韩国留学期间的表现受到韩方学校的好评,他们给江海学子基本评价是热情好学,礼貌待人。有的同学在国外表现了极大的爱国热忱和为江海争光的使命感。据某晚报介绍,江海学子在北京奥运火炬传递到韩国首尔的时候,都从学校赶去为“北京加油”;今年刚去韩国的交流生王磊同学,勇敢参加韩国“荣州小姐大赛”,以自身的素质和气质,一举获得季军,据了解,她是参赛人中唯一的中国人。
学生处和外语系的同志介绍,近100名留学归来的同学经历丰富了,素质提高了,就业前景广阔。据不完全统计,他们中的约半数在事业或社会中介机构工作,相当部分的同学进入外资或合资企业工作,也有少数的同学进入行政部门工作,有的还回来做了老师。本文提到的张琪同学是学校第二批进入韩国留学的学生,以其自身素质赢得发展空间和平台,并取得显著业绩。许同学与张同学同批留韩,还在韩国学习期间,扬州有一个经济代表团访韩,市外事部门电话打到江海,希望能在在韩学习的学生中推荐一名随团“翻译”,许同学幸运选中。他不辜负期望,陪同代表团考察了三星电子、IS集团、现代汽车、STX造船等大企业和首尔、釜山、龙仁等市,他以他在韩国两年多对韩国的了解和出色的韩语口译,在企业家、韩国官员和代表团之间,架起了理解的桥梁,深得大家赞赏。还在韩国时,一位随团官员即发出邀请,回国后,许同学获得一个令人羡慕的岗位。
就业创业篇
江海学院学生就业率近年来一路攀高,并获得省级表彰,去年在教育部于河南郑州主持召开的全国高职高专和民办普通高校就业指导会上,江海作为民办院校唯一代表发言交流了经验。究其原因,招生就业处处长陈宏谋说,归结于江海有一个“坚持就业导向”的科学的办学理念,归结于江海培养的学生“面向社会需求”与企业“零距离”对接,归结于广大同学在校的自身努力。他认为,江海学子面对就业严峻形势的现实,自身具有两大特点:
——有目标有追求。誉满江海的省城“双星”之一的硕士陈同学,当年进江海读书就非常刻苦,一边在读大专法律专业的同时,一边读南京大学本科法律专业,三年学习结束,别人拿一本专科文凭,他同时取得大专、本科两本毕业证书并获得学士学位。不断追求的他2005年又考上南京师范大学的研究生,次年即通过“法官”资格考试,去年他顺利完成研究生学业,怀揣硕士和法官资格等证书,愉快地返回家乡南通,走上了心仪的司法工作岗位。他和费同学一样,以其不懈的追求和取得的成绩,被江海人自豪地称之为江海省城博士、硕士“双星”。据江海有关部门不完全统计,江海的许多有志学子,沿着“专科——本科——研究生——博士生”的路不懈追求,为自己铺就了更加广阔的就业之路,目前在读或已学有所成的硕士生就有六七人。河海大学去年进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