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扬子晚报旅游於潜僧·绿筠轩
往事如烟,岁月悠悠,有着2500多年文字记载的历史文化名城常州,遗留着众多名人胜迹,鸿爪雪泥。位于常州城区中心的前后北岸历史文化街区,宅院相套,黛瓦粉墙,曲径通幽,一式苏南明清民居风格。状元街东西长不过500多米,南北仅宽200多米,却传统底蕴丰厚,集中了宋至明清时期的历史遗产精华,继承展示着常州文脉在中华文化中所占据的重要位置。明清时这里曾生活着四位状元,二位榜眼、二位探花。有意思的是,苏东坡终老地也在这条街上,名曰藤花旧馆。1101年,66岁的苏东坡经一年长途跋涉,与全家从海南流放地返归常州,定居于白云溪与顾塘河相汇处的孙氏馆,并在这儿度过了他人生最后的49天。因大文豪终老于此,这里从此成为众学子的仰幕之地,而东坡书院的代代传承,渐使整个街区文芳四溢,墨香飘溪,终成为数百年文风炽盛的福地。
如今,苏东坡纪念馆就坐落在苏东坡终老地常州藤花旧馆上,整个纪念馆占地约500平方米,营造一步一景,分别为顾塘迎坡、毗陵我里、紫藤斑斓、心许相依、两表乞居、墨池洗砚、宋泉泓文、咏诗释道、竹影送仙,再现了苏东坡在常州的经历和生活场景。走进苏东坡纪念馆,就见正门前一面照壁“顾塘迎坡”,再现公元1101年苏东坡从顾塘桥登岸,常州百姓夹道欢迎的场景。抬眼看,是一尊东坡坐像神情泰然,双目凝视前方炯炯有神。这尊铜铸坐像由常州市美术家冷天明创作,石刻“毗陵我里”4字,展现东坡将此地视为故里的愿望。纪念馆的第一个庭院为归里园,园内廊轩上爬满了苏东坡一生最喜爱的紫藤花,南墙上刻着他第一次到常州时写下的诗《除夜野宿常州城外》,“多谢残灯不嫌客,孤舟一夜许相依。”在第二个庭院憩心园内,左手边有一槽砚池。据了解,苏东坡洗砚池原位于其终老地藤花旧馆内,乾隆南巡时将其移于舣舟亭,而纪念馆此次再现了东坡墨池洗砚的场景。右侧是一个斑驳的古井,这是东坡生活时唯一的遗物,也是馆内唯一的宋代遗存。虽然井栏圈已缺损一块,但修建方还是让其保留了原状,以呈现原汁原味的北宋风韵。
苏东坡在常州终老时曾留下“三绝”:绝笔、绝诗、绝言。 现在分别镌刻在常州苏东坡纪念馆的西墙上,3块灰色方形砖雕合成“三绝碑”。当年,苏轼在好友钱世雄和维琳长老的悉心陪护下,与乡人叙情,与贤达论诗,与道友说禅,度过了人生的最后一段时光。期间他留下了最后的书法作品,带有禅意的应答诗以及临终绝言,反映了他走到生命尽头时的健康状况以及淡泊平和的精神追求。
馆内坐北朝南的眷君堂,设置了一组以苏东坡与好友钱世雄、维琳长老“对诗论禅”的雕像,让不少参观者印象深刻。并陈列有苏东坡一生14次到常州的故事展示。旁边的东厢房是苏轼终老的地方,门前布满了他最爱的青竹。高尚洁雅的青竹是东坡的最爱,这一景“竹影送仙”照应了他生前诗作《於潜僧·绿筠轩》:“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终老地内陈列着书架、桌案、床榻等,家具、摆设都按照宋代风格,展现了东坡写字、休息、招待客人等生活细节,而这些都是一位“苏东坡迷”无偿提供的。另一间东柴房内还用18块展板,展示东坡66年人生中18件重要大事以及他一生游历路线图。
北宋大文豪苏东坡的一生,与常州结下了不解之缘,这里是苏东坡命中重要的一站也是最后一站。当年苏东坡初出茅庐,中举及第,便与多位常州籍同考举子结成好友,他们在苏东坡眼前展示了一幅绚烂的江南风光,使他与好友们订下了“鸡黍之约”。真正到了常州地区,让苏东坡领略到了水乡山野的神韵,深深被吸引。中年离开黄州时,苏东坡两次上表乞求居住常州,终于如愿以偿。苏东坡与常州之缘,正如他自己所说:“殆是前缘。”
扬子晚报全媒体记者 马奔 文/摄
扬子晚报广告发布热线:400-661-9909 13951626684 13809039462 025-84460253 QQ:1620898030 传真:025-84460253 地址:南京市白下区中山南路230号 安瑞大厦4楼4198室 1620898030@qq.com
扬子晚报 金陵晚报 现代快报 江苏经济报 扬子晚报 江苏商报 新华日报 金陵晚报 现代快报 南京晨报 扬子晚报 江苏经济报 江苏商报 新华日报 江苏法制报 扬子晚报 东方卫报
打开您的QQ,用手机和电脑都可办理,加QQ:297302889或下面的QQ,也可加微信:13809039462马上办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