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媒体文化报道的怀旧现象- 报纸传媒网

网站首页 报纸刊例 媒体资讯
区域市场 媒体对比
报纸折扣 媒体平点
报纸简介 电 子 报 报业集团 排 行 帮 报纸分类 投放指南 行业分析
您当前的位置:传媒广告网报纸传媒媒体资讯 → 透视媒体文化报道的怀旧现象 · 网站访问量: 4875741

透视媒体文化报道的怀旧现象

作者:佚名  来源:新华网  发布时间:2024/6/7 11:38:10
报业集团在线支付

   对文化报道怀旧现象的关注,首先要从《南方周末》说起。在《南方周末·文化》这一叠中,每期都设有“往事”专版,其前身是1998年出炉的“解密新闻”。该版所报道的内容多为过去发生的事、曾经存在的人。再将阅读面扩大至其他媒体,笔者发现,文化报道的怀旧倾向也较为明显,其流行之风,由此窥见一斑。

    现象呈现:文化报道的深情回望

    除了上述往事版,《南方周末·文化》的其他版面也有不少持回望姿态的文章。譬如前主编江艺平撰写的专栏“故人如故”;2009年末的各种盘点——《我的2009年书单》、《偷棵菜送给2010:2009流行语文一瞥》等等。这些报道有的并不是以往事为叙述主体,但其中亦不乏追忆的语调和回味的情怀。为了清楚地透视这一现象,笔者在此将文化报道粗略划分为以下三种来举例说明:

    (1)文化人物报道。以文化人物的复出或去世为线索,出现大量回忆、揭秘等性质的报道,如2009年媒体关注较多的季羡林、周立波等人。如果与复出或去世无关,文化人物的报道中也有相当多的文字在抚今忆昔。

    (2)文化事件报道。以文化事件中具有历史意味的素材为对象,如今年春节联欢晚会上小虎队、王菲、毛阿敏再度登台表演,《十月围城》热映背后有长达十年的艰辛等待,电影《孔子》对史实的还原程度等。

    (3)文化现象报道。如张爱玲小说被改编为影视作品日渐增多、中国戏曲衰落与复兴之路等,这同样是文化报道回望历史的表征。

    归纳起来,文化报道的怀旧倾向其实就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以过去事实为主要报道内容;二是虽然过去事实不占主体,但回忆是其情感基调之一。

    笔者发现,在新闻业界进行怀旧追忆的同时,学界也在开展相关研究。有学者提出历史新闻、解密新闻等新闻学概念来界定《南方周末》往事版的报道,最近西南交通大学杨琴又自创“史态类新闻”一说。此外,意义尚不明确的“反新闻”一词也有相似的内涵。虽然这些研究并非针对文化报道而进行,但笔者发现,在各种报道类型中,上述几种新闻学概念与文化报道的交集最大。由此可见,文化报道的怀旧现象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值得单独提出来考察。

     原因探析:文化报道缘何怀旧日盛

    在这一部分,笔者将从文化报道的传者,即媒体的三种身份出发,探寻其怀旧情结的原因。为避免思考的片面性,笔者同时还兼顾了对应情形下受众一方的需求。

    1.作为商业运作下的传播者,怀旧是一种选择。

    换言之,当今媒体身处市场竞争之中,为发掘更有价值的新闻,赢得更多受众的青睐,除了在信息的及时性上大做文章,媒体还可以反其道而行之,选择怀旧作为突破口,实现历史文化的传承。

    (1)在这个传播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各大媒体上的即时信息严重同质化。受众不管选择哪份报纸、哪家电视台,都几乎能在第一时间得知重大新闻事件的全貌。可以说,及时性信息已经被媒体充分挖掘,想要在这一领域争夺更多、更好的新闻资源,不仅成本高,而且难度大。与此相反的是,过去的事实——“往事”却有无穷的潜力。一方面,中国经历了相当漫长的“言论禁忌”时代,导致了大量秘史秘闻的封存,容易引发后世众多猜想,同时也为媒体的文化报道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另一方面,囿于时代环境,许多新闻事实无法在当时得到充分报道,其价值未能完全燃烧,从而留给今日媒体重新发掘的机会。近年来不少档案得以公开,史事陆续解密,以前不能说、不敢说的话有了表达、传播的可能,这都是文化报道怀旧倾向生发的前提条件,而媒体为迎合受众胃口,在文化报道中采取“怀旧”之举也就顺理成章。

    (2)不少学者称,中国已经或正在进入消费主义时代。与此相应的是,大众崇尚娱乐和狂欢,喜好追逐时尚和潮流。当然,这种流行文化备受诟病,而曾经大力追捧消费主义的媒体也在品质下滑、公信力降低的过程中开始反思。这种反思的结果是,新闻业界形成一种被大多数人接受的成见——偏向于娱乐、时尚的报道是媚俗、浅薄的,偏向于文化、历史的报道则是高雅的。因此,如今媒体在推出文化报道时为了显示自己的内涵和底蕴,往往比较注意用怀旧的手法,要么提供历史资讯,要么渲染回忆情感,以雅俗共赏的风格同流俗小报等区分开来,彰显自我的文化品位。可以说,怀旧表象在某种程度上是历史感的最佳载体。

    部分受众对媒体的观念在这一过程中也发生了转变。他们不再满足于浏览海量信息,而向往阅读有深度的报道。由此,怀旧性质的文化报道逐渐成为高品位、有内涵的象征,受众也乐于在阅读中寻求这一身份的认同,80后知识分子对《南方周末》的钟爱就是如此。

2. 作为意识形态的传播工具,怀旧是一种手段。

    我国媒体自身具备政治的功用,因此,文化报道出现怀旧现象,就不仅仅是市场化运作下的行为选择,它同时也契合了意识形态传播上的需要。

    (1)文化报道中的“往事”不止于展现事实,它还有更深一层用意——形成今昔对比。一方面,对比以显示今日之进步。最典型的案例莫过于纪念性的文化报道,如人民网文化频道在2009年曾推出的《“经典中国·辉煌60年”——共和国60年文化建设》大型专题,其中追溯性、史料性的报道占很大比例,言近旨远,核心就在于回望历史、展示成就。其余如《电影30年:精彩纷呈》、《出版30年:难忘丛书“盛宴”》等纪念性专题,也旨在回忆往事的同时强调今日之发展。另一方面,今昔对比以反思现状。例如关于我国戏曲剧种逐年消失的报道、部分少数民族文化遗产频遭破坏的报道等,都给今日国人敲响了警钟。

    应该说,怀旧在这些情形下发挥着类似于教化的作用。它在传播历史资讯的同时,也将时代的优越性告知天下,并巧妙地把忧患意识根植入受众内心。当然,这对希冀全面了解文化现状的大众来说,无疑是十分客观、真实的信息源。他们需要对国内文化保持珍爱、乐观的心态,但同时也需要清醒的认知与批判思考的头脑。

    (2)文化报道利用怀旧实现的另一政治目标是:构建民族、国家的集体记忆,实现与主流话语精神的同频共振。西方哲学家有观点认为,记忆就如一只模糊的照相机镜头,它将一切收入其中,产生了比实际景致更美好的

[1] [2]  下一页


<透视媒体文化报道的怀旧现象>-:百度搜索 gooolge搜索 雅虎搜索 QQ搜索 狗狗搜索 有道搜索
报业集团在线支付
报纸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用户名: 查看更多评论

分 值:100分 85分 70分 55分 40分 25分 10分 0分

内 容:

         (注“”为必填内容。) 验证码: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