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规模壮大 文化体制改革发力前行
作者:佚名 来源:中新社 发布时间:2011-3-1 20:53:18
电影产业经常被作为文化体制改革完成得较好的代表。年年攀升的电影产量和票房、越来越多的观影人数和电影种类均可为证。2011年新年伊始,在向媒体公布了2010年全年故事影片产量达到526部、城市影院总票房达101.72亿元人民币后,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局长童刚表示,这些优异成绩标志着经过8年的艰辛探索和努力,中国电影已经基本走上了良性循环、持续发展的健康道路,电影产业化改革取得了阶段性的重要成果。
与此同时,出版产业的改革也进行得如火如荼。1251家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转制或登记为企业法人,10多万家印刷复制单位、3000多家国有新华书店完成转制,100多家新闻出版企业集团成功组建,45家新闻出版企业成功上市。2010年中国整体图书零售码洋接近370亿元人民币,年度销售图书品种首次超过百万级别,达到105万种。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在2011年全国新闻出版工作会议上表示,2010年新闻出版业总产出预计达到1.3万亿元,增加值占国内文化产业核心层增加值的60%以上,成为文化产业的主力军。
而作为文化体制改革另一重头的文艺院团改革却举步维艰。截至去年年底,全国2400多个国有院团只有340个实现转企改制,占总数13%左右。对事业单位身份的认同、市场基础薄弱成为国有院团改革的最大障碍。文化部部长蔡武在2011年全国文化厅局长会议上表示,与其他领域的改革相比,文艺院团的改革相对滞后。中央明确要求在党的十八大召开前,基本完成国有文艺院团体制改革任务。他号召与会的厅局长们用“倒计时”的办法来进一步推进国有文艺院团体制改革。
伴随改革的阵痛,中国文化产业规模迅速壮大,文化及相关产业的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不断提高。北京、上海、广东、湖南、云南、湖北等地2010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国民经济比重已超过或接近5%,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当地经济发展支柱产业。
改革破冰8年,中国文化产业释放的巨大能量,让人们看到了这一战略产业的无限未来。各类资本大量涌入,国家亦出台相关政策,鼓励演艺娱乐、动漫游戏、传媒出版、影视网络等行业的一批改革到位、成长性好、竞争力强的大型国有或国有控股集团公司做优、做大、做强。2009年7月,中国第一部文化产业专项规划《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出台,标志着文化产业已上升为国家战略性产业。2010年7月,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中央政治局第22次集体学习时提出,顺应时代要求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然而,文化产业改革的过程中还存在着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相混淆的问题。应该由政府主导的公益性文化事业长期投入不足,应该由市场主导的经营性文化产业长期依赖政府。在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的时候,低俗、庸俗、媚俗之风愈演愈烈。也是在这种情况下,将公益与经营分开、在改革过程中反“三俗”也成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进程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去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这样阐述国家文化观:“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一个民族真正有力量的决定性因素,可以深刻影响一个国家发展的进程,改变一个民族命运。”中国的文化产业中人总爱用好莱坞电影产业超过汽车、迪斯尼一个公司年收入超过中国所有动画产业总和等,来说明中国文化产业与美国发达国家的差距。而缩小这些差距,所需要的不仅仅是时间。
文章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