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授开宝马骑飞鸽都不正常
丁开华
记者在全国多所大学采访发现,高校教授的生存状态正呈现多元图景:富教授财源广进,除基本工资外,还有课题提成、社会兼职等等,每年收入达数百万元者大有人在;而穷教授除了学校发的工资,其他收入微乎其微 ,要承担养家、买房的巨大生活压力。(《中国青年报》11月3日 )
富开宝马穷骑飞鸽,可以算得上是中国大学教授苦乐不均的真实写照。看着住学校福利房、用老款手机、骑28式自行车接孩子上下学的寒酸教授,我们有些心痛。但看着那些在市区有几处房产、开豪车出入,却只将1/3精力用于教学的富教授们,我们更加心寒。
不是说高校教授就一定要甘于清贫。天天为衣食住行等生计发愁,难以集中精力去搞学术研究。但也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天天开着豪车周旋于商界,恐怕更不能真正静下心来醉心于教学。
舆论质疑富教授,与仇富无关。袁隆平当初买车就受到网友的力挺,“仇富不仇袁隆平”,说明人们心里都有个基本价值判断。这个判断不仅仅基于他的财富来得正当、透明,更在于他为社会创造了更多的财富。
为什么有人鄙夷地称一些富教授为“学霸”和“学混”,就在于这些人顶着神圣的高校教授名号,却对学术和教育缺少敬畏之心,他们在无节制追求财富过程中自我迷失。
开宝马和骑飞鸽,都不该是高校教授的常态。这其中需要调整的,不仅有社会对知识的态度,更有一些学术研究者对学术和财富的态度。每一行都有需要遵守的职业准则和操守。将教学科研和经商主次颠倒,是种对教授职业的亵渎,利用科研项目和课题经费牟利,则更涉嫌贪腐。开宝马的教授个个都能底气十足地宣称,自己配得上“教授”这样的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