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高考志愿填报实用锦囊
什么样的人适合学
不同专业的学习,除了对基础知识的要求侧重点不同外,对于学习者心理特点的要求也会略有差异,特别是不同的大类之间,如文史类专业与工科类专业之间的差异更明显。如果学生学习的是不喜欢、不擅长的东西,且专业需求与自己的性格特征反差很大,那么四年的学习也许就是索然无味甚至艰难痛苦的。
专业实力强不强
专业实力并不完全等同于学校实力。名校往往也有弱势专业,而一般院校的某些专业也可能实力很强。师资构成成分、重点学科建设(重点学科分为国家级重点学科、省级重点学科。国家级重点学科又分为国家一级、国家二级),重点实验室建设,所拥有的硕博点,博士后流动站,是否是“211工程”学校、“985工程”学校等,都是体现专业实力的重要因素,应该予以必要的关注。因为这些因素不仅影响学生的进一步深造,而且对于他们形成什么样的知识结构也至关重要。
录取情况怎么样
了解录取情况,既要关注录取分数,也要关注招生人数;既要关注当年的分数,也要关注往年的分数,以便分析总体的趋势,学生家长可以与目标院校的招生办公室取得联系,详细询问往年的录取情况。
(下接B10版)
链接
985工程院校简介
1998年5月(简称985),江泽民同志在北京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提出“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教育部自1999年起分别与部分省、市地方政府签订合作协议,分批将34所国内知名高校列入国家跨世纪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名单,由国家、地方及相关部委共同出资建设。
211工程院校简介
即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简称211),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高等教育领域进行的规模最大的重点建设项目。一批重点学科已成为国家科技创新和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第二步
了解自己 适合自己
这一点也是顾老师向记者特别强调的,由于现在很多学生和家长在填报志愿的时候只顾着考虑学校的名气有多大,分数线有多高,却偏偏忘了考虑孩子喜不喜欢。这么说可能有的人觉得委屈,因为他自己也不知道到底什么专业最适合他,他连自己都不了解又怎么去了解专业呢?
确认自己要慎重
明确自我的内涵非常重要,认清自己的心理特点也并非易事。通常需要从几个方面入手,如自我认识、他人评价、专业测评等。高中生通过反思会对自己有一定的认识,同时也需要与平时接触较多的人(如父母、老师等)深入交谈,从他们那里获得一些评价,这些看法合起来基本上就可以画出自己的轮廓。如果希望看到一个更为清晰的自己,就需要借助心理测评。目前相关心理测评不少,美国心理学家霍兰德主持编制、经我国许多测评研究机构修订的《霍兰德职业倾向自测量表》比较通用,且操作比较简单。
关注要适当
高中生如果在选科、填志愿时,完全忽略心理特点,以后可能会出现所学非所愿、学习缺乏动力的情况;而把心理特点作为唯一考虑的因素,也不太现实,毕竟选科、填志愿还要考虑学业成绩、家庭经济状况等许多因素。
比较稳妥的做法是,根据自我心理特点,排除少量感觉非常不适合、不喜欢的专业,其余均可视作比较合适或者可以适应的专业,然后参照其他因素作进一步选择。如有些专业对社会性要求很高,就意味着该专业学生毕业后从事的大部分工作需要经常和人打交道。
如果学生非常内向,极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