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外男孩被耶鲁提前录取
学习超人不上培训班
记者了解到,陈乾的各科发展均衡,没有偏科现象。高中阶段一直在参加各种活动的同时也保持了优秀的学术记录。2009年初,陈乾连续参加SAT和TOEFL考试,同时准备参加小高考,结果每项考试都取得了满意的成绩。在美国交流期间,他的各科成绩全部是A、A+,回国后立即参加学校组织的正常的期末考试,依然取得了年级第12名的成绩。高二时年级大考中两次拿到总分年级第一的好成绩。“我不在外面上辅导班,学习还是要靠自己合理安排的。我平时学习比较专注,因而学习效率比较高;我不搞题海战术,但会全面深入的分析每一个问题,直到弄懂为止。从迷茫到豁然开朗,这是一个让人充满期待的过程。”
陈乾是学校有名的英语高手,2007年8月还曾因为英语获奖连连而被本报《成长周刊》相中,成为封面人物。和很多英语好的学生不一样的是,陈乾并不是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学英语的。陈乾告诉记者,在小学的时候,自己的英语成绩并不突出,那时候除了上英语课做英语作业之外,就不会接触更多的英语。但是小升初在准备南外考试的过程中,陈乾对英语越来越感兴趣。“从初一开始我坚持去逛市区的英语角,到现在已有5年多的时间。刚开始时,因为我小,英语储备不足,所以很难插上话。但我没有放弃,慢慢地,我能说上一两句,到后来我就可以和交谈圈里的核心人物对话。这不仅是语言能力的锻炼,更是坚持不懈的品质的锻炼。英语角让我有机会接触社会上形形色色,具有不同背景和经历的人,从许多新鲜的角度感受生活,了解社会。一位叫Chip的老人就是我在那里认识的朋友,在我学生会竞选的时候他特地到学校来帮我‘助选’。”
放弃竞赛提升“素质”
陈乾所在的理科实验班里,大量做题、准备理科竞赛是班级的主流,不过对理科很有天赋的陈乾却最终选择了放弃。“虽然我有实力通过训练取得好的名次,但是内心的声音告诉我,我真正的热情不在这个领域。于是从高二开始我注重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在保持一定深度的课内外学习的同时,花更多时间在各种活动上。当面对国内保送与出国求学的选择时,我坚信自己的选择才是最适合自己的:放弃保送清华大学的机会,冲击世界名校,走一条充满风险的路。”
申请之路 拿不到全奖就参加高考
放弃保送选择“风险之路”
陈乾是南外第三个被耶鲁大学录取的学生,在录取名单公布的同时学校也公布了给予全奖的嘉奖。这是耶鲁大学首次在第一轮招生中给江苏“下放”指标。我跟父母说,“拿不到全额奖学金,我就参加高考,考到最好的学校去。”陈乾笑着说,在未来大学道路的选择上,家长更希望陈乾能够稳妥一些,但陈乾却有自己的想法。“被南外公派赴美交流半年,让我提前感受到了美国独特的文化氛围和理念。在此期间,英语老师经常要求学生几周之内读完一本名著,每天做笔记并写分析,这种教学方式极大地提高了我的英语阅读和写作能力;我参加的各种数学竞赛,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强调团队精神,也使我受益匪浅;学校组织的一次‘饥饿午餐’活动,触发了我对当今全球粮食短缺,贫富不均现状的思考;参加学校的合唱团,让我对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以及国内国外的艺术欣赏教育有了自己的想法……”
陈乾的父亲告诉记者:“在南外,保送机会和申请国外大学只能择其一,而陈乾选择了风险较大的申请国外高校之路。从小到大,我们并不干涉孩子的选择,只是给他一个目标,具体怎么做让他自己决定。不过这小子是非常稳当的,他在申请国外大学的同时也在做高考的准备,给自己留好后路。他说,自己上国外大学一定要拿全奖,绝不给家里增加负担。”
视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