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名师出手助你冲刺高分
五、语言
⒈不要在白话中夹杂文言,这会使文章显得疙里疙瘩、不伦不类。还是以通俗的口语表达为好。
⒉不要用网络语言、娱乐语言,少用科学术语,要用符合语法、逻辑的规范的现代汉语。
⒊少用长句,多用短句。句子一长,有时会因为写到后面忘了前面而出现语病。
⒋不要通篇都是平淡的陈述句,可在叙述中插一两个比喻,可以长短句搭配,也可以引录一点有内涵的流行歌词或生动的群众口语。总之,尽可能使语言表达有些变化。
六、书写
⒈书写是文章的“面孔”,是给阅卷老师的第一印象,十分重要。一定要写清楚每一个字,能做到美观则更好。
⒉格子以外不要写字,因为网上阅卷看不到格子以外的字。
⒊尽量少改动,以免影响卷面美观;如果不得不改,那你改换的字词和所做的记号一定要十分清楚。
七、避开这十个“雷区”
⒈不要写形式主义的“题记”、“后记”,因为多数阅卷老师对此已比较反感。
⒉不要写敏感的政治人物或政治事件,因为你掌握的材料很少,说不清楚。
⒊不要写“早恋”一类的故事,因为老师们对此早已厌弃。
⒋不要用“汤姆”“杰克”之类的洋名字来虚构故事,中国的故事足够你用了。
⒌不要写不合高三年龄特点的低幼化故事。不要一写到自己的成长,就从幼儿园、小学一直讲到高三,太单调,缺深度。
⒍不要以题目提供的材料为素材演绎一个简单的故事。
⒎不要写让语文老师看不懂的科幻故事。
⒏不要写立意很含蓄的寓言或童话。
⒐不要搬用《读者》上的文章,因为很容易从网上查到出处,一旦被证实是抄袭,就完了。
⒑不要模仿近两年来知名度很高的高考满分作文。因为老师们对这些佳作比较熟悉,如果模仿痕迹较明显,很可能被判为仿作,得分就不高。
上述各项关照,有的是成功考生的经验,有的是失误考生的教训,有的是阅卷老师的普遍心理,记住它,不一定能写出佳作,但可以帮助你减少一些失误。
完整版范文《守住心灵的契约》[作者:金陵中学河西分校高三(4)班 顾心蔚]、《纪念日》[作者:金陵中学高三(4)班尤雨婷]、《学着蹲下——一位部长级官员的心声》[作者:南京市中华中学高三 陈晨]、《润物细无声》[作者:南京五中高三(9)班华笑],以及喻旭初老师精彩点评请登录都市圈圈网“招考通”(http://zkt.dsqq.cn)网页浏览。
高考语言
表达题预测
[名师简介]
高迎九,南通市高中语文学科带头人、南通市高中语文专家组成员、江苏省海门中学语文学科首席教师。
高考语文中,语言运用题是历年高考考查的重头戏,考查形式灵活多样。近几年试题越来越注重书本知识与学生生活的沟通,高考命题中出现的拟写一句话新闻、警示语、对联、广告词、串台词、新闻衔接词、采访词等,就是有意识地引导广大考生注重语言的实用性。
例1.请在横线上填写句子,简要说明燃油税费改革后车主负担的变化情况。
我国已于2009年1月1日实行燃油税费改革。私家车、出租车、其他运营车辆的车主,其整体负担的变化会根据其消费燃油所导致的消费税与养路费之间的差异而不同。原来缴纳的养路费是定量,而方案出台后缴纳的消费税是变量,其负担依据所消费燃油的数量而变化,车主的负担由自身消费行为来决定。以北京市为例,养路费收费标准是1320元/年,平均每天需要承担的养路费是3.62元。改革后每升汽油税额增加0.8元,可以计算出成品油价税费改革后车主负担不发生变化的每天汽油消费量是4.52升。也就是说,
例题分析及语言运用题考试技巧详见http://zkt.dsqq.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