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管副职后备干部竞选昨天面试
南京市管副职后备干部竞选昨天面试
604位干部赶考,题目就一道:
“南京靠什么提高综合竞争力”
考试现场,很像“招聘”。 宋峤 摄 |
采用竞争性办法选拔后备干部,在南京尚属首次,这是南京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新探索。市管副职包括区县、市级机关部门、直属企事业单位等属于市级管理的职位。
记者了解到,这次面试采取无领导小组讨论方式进行。考题就一道:结合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09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调研结果,你认为南京竞争力的3个关键因素是什么?考生以10人为一组,先依次发言,每人3分钟;然后自由讨论,约30分钟,这个时间里大家可以自由辩论,甚至争论。记者注意到,考完了的考生是从右侧楼梯下楼,直接离场的。而等候考的考生则是从左侧进入考区的,这样整个过程里两批考生并无直接接触的机会,所以没法“串题”。
9点半左右,记者在市委组织部人士的带领下进入考场旁听。每个考场仅安排一名记者进场旁听。
考试现场
建委为“三中”路道歉成论据
记者来到第一考场,在考官后排静静坐下。尽管整个考区已经屏蔽了信号,手机能发声的功能仅剩下“闹钟”一项,工作人员还是要求记者关闭了手机。到时间,考生手持一张号牌鱼贯而入。10名考生依次坐好,位置呈弯月形,面对着考官。考官核对大家身份后,面试开始。
在题目提到的调研报告中,南京仅在人才、资本、结构三方面入围全国前十,人才、资本、环境成了考生回答问题时提及最多的因素。
陈述中,20号考生用数字说话,“南京拥有48所高等院校,两院院士79位,每万人中大学生人数居全国首位”,在他看来,南京缺少的不是人才,而是没将人才用在刀刃上,将其转化为城市发展的优势。
在谈到环境的重要性时,一名考生从“三中”路改造、建委官员向市民致歉说起,认为环境包括城市建设和规划,“城市建设要有前瞻性和科学性,不能忽视的一点就是老百姓的意见”。
与众多考生聚焦在具体的事项上不同,15号考生则认为政府管理和制度才是城市发展的核心因素。这名考生以女性特有的细腻、感性,做了一个生动的比喻:“如果把人才、资本等诸多因素比作珍珠,政府管理就像丝带把它们串在一起,而制度决定了各颗珍珠的排位顺序”。她认为,只有在政府统筹协调、穿针引线之下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其他因素的作用。
考官点评
表现欲太强不让插话是败笔
这次604名干部面对的是专家学者与领导干部的共同考察。记者了解到,面试考官每组5人,既有来自高校的专家学者,又有来自一线的局级干部。目的是全面、准确地测评考生是否具备走上局级领导岗位的素质和潜能。
面试结束后,一名考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3分钟陈述里,超时的考生近一半,除了紧张之外,准备工作可能没做到位。还有不少考生表现欲较强,在自由讨论时间里,一直在讲话,别人插话都很难,反映出团队精神不强。“其实回答问题的观点不重要,关键是考察考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记者看到考官的评分表上,列出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