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日报“百名记者蹲基层”大型报道体会- 报纸传媒网

网站首页 报纸刊例 媒体资讯
区域市场 媒体对比
报纸折扣 媒体平点
报纸简介 电 子 报 报业集团 排 行 帮 报纸分类 投放指南 行业分析
您当前的位置:传媒广告网报纸传媒媒体资讯 → 温州日报“百名记者蹲基层”大型报道体会 · 网站访问量: 4714678

温州日报“百名记者蹲基层”大型报道体会

作者:佚名  来源:新华网  发布时间:2015/5/12 11:59:25
报业集团在线支付

  今年2月12日至3月26日,温州日报报业集团推出“百名记者新春蹲基层”大型采访活动,集团118名记者深入“十大建设工程”、“十大民生工程”建设一线,走访一线建设者和基层干部群众,重点报道项目建设、要素保障、科学施工、干群合力谋发展等典型事迹。整个大型系列报道主题鲜明,浓墨重彩,有力地推动了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的开展,在当地引起强烈反响。

  蹲基层,“光着脚板跑新闻”

  新闻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真实世界的反映。新闻工作的根在基层,本在实践。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也是一切思考判断的起点,更是新闻深邃广袤的“大地”。只有坚持实践的观点,扎根广阔的大地,扎根现实的基层,扎根实际的一线,新闻才会汲取不竭的养分,写出打动人心的精品力作。

  一年之计在于春,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去年年底结束的温州市委十届十次全会,将推进新型城市化、加大投资、强化环境建设和重大项目建设、加强民生保障、提供更多社会公共品等列为工作重点。春节过后,温州全市上下以“投资率50%”为目标,以“十大建设工程”和“十大民生工程”为载体,轰轰烈烈开展了强化政府主导性投入,带动全社会投资,以大项目促进大投入,以大投入促进经济大发展、民生大改善的专题活动。2月12日,温州日报报业集团各媒体的年轻记者和采编骨干肩背挎包、腰挎相机,走出高楼大院,走进工地、走进企业、走进农村、走进社区,走近农民、走近市民、走近干部、走近职工,与他们同吃同住同行,共同感受各地全力抓发展、抓建设、抓投资的蓬勃热情与浓厚氛围,在深入一线中寻找新闻线索,挖掘典型事迹。

  据初步统计,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集团共有118名记者(其中温州日报就有43名记者)深入预先确定的37个基层联系点和扶贫点,行程达5000多公里,到达了全市11县(市区)的30%乡镇。

  蹲基层,“笔头镜头聚焦瓯越”

  新闻工作者深入基层,就是要从社会实践的丰厚土壤中获取养料养分,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中汲取智慧力量,把笔触、镜头和版面对准人民群众火热的社会实践,在“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中,在“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中不断增强新闻宣传工作的水平和能力。

  在温州日报报业集团“百名记者新春蹲基层”大型采访活动期间,根据统一要求,集团所属的四报一网一刊分别在自己的版面开设“百名记者新春蹲基层”专栏,并结合自己的定位和特点,灵活运用消息、通讯、采访札记、调查报告、图片新闻以及博客等多种报道形式,反映全市各地“十大建设工程”和“十大民生工程”建设状况。2月12日,温州日报首先在头版中心位置刊发“百名记者新春蹲基层”活动启动消息,开宗明义提出活动的背景、意义和报道安排,其他3家报纸也进行了重点报道,并且统一启用了标识鲜明的栏题和刊花。随后,温州日报在一版、二版显著位置推出来自瓯江口新区、瑞安丁山围垦、苍南江南围垦、鹿城沿江防洪堤等一线工地的4个系列报道,既有典型报道、又充分展示各地“双十大”工程总体情况。

  温州晚报立足自身特色,力求报道故事化、通俗化以贴近百姓、感染读者,刊发的《瓯海“绿色城市客厅”半塘河公园6月迎客》、《楠溪江供水工程快速推进 清泉奔流七月到乐清》等稿件,多侧面反映一个个重点工程给城市面貌和市民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美好感受。温州都市报的版面安排十分突出,先在一版用大标题进行导读,再在内页用整版的篇幅详细报道来自重点工程建设一线的新闻报道。第一系列报道同样来自瓯江口新区,但是导读标题十分醒目引人《海上特大桥考你三问题:大桥为何不是直线型而呈S状?全桥桩基中最长的有多少米?工程建设为何用上卫星定位?》。当日第二版围绕着三大问题做了一整版报道。温州商报推出的《造一艘船胜卖250万件衬衫》、《一座写字楼胜过一座大工厂》、《这里每亩土地都蕴藏科技实力》等报道数据翔实,内容丰富,既重点突出在建工程的进展、实况,又为老百姓算好了民生大账。温州网推出“百名记者新春蹲基层之网络大全景”系列特色报道,通过图文报道、视频播报、微博直播等进行全媒体报道,全方位、立体化直击基层,记录基层。每到一处,以一篇报道、一组图片、一段视频、一篇手记、一场微博直播的形式,为网友立体呈现各地建设现场的生动画卷。

  在一个半月的时间里,集团四报一网一刊根据各自定位,充分发挥自己的特色,共推出主题性专版7个、文字报道57篇(条)、图片47幅,在报道上互相配合、互补,营造了浓厚的宣传氛围。

  蹲基层,“带着情感体温写新闻”

  最美丽的风景在基层,最感人的故事在基层。只有深入基层,蹲守基层,才能抓到“活鱼”,才能挖掘最鲜活、最生动的新闻,才有写不完的故事;新闻报道才能感染人,充满“乡土气”的语言文字,会有家书般的亲和力和感染力。

  因此,“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就是要新闻记者迈开双腿,走进普通人的生活,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感受他们的喜忧,分享他们的欢笑,带着自己情感体温写新闻,用真实的事例、生动的场景和鲜活的语言呈现新闻报道。温州日报2月21日的“百名记者新春蹲基层”专稿《潮汐就是“上工铃”》里,鲜活语言和生动的细节刻画就是典型的例子。

  “"师傅,能不能让装载机停一分钟,让我们拍个照片?"晚上8点多,夜雨潇潇,海面和堤坝都漆黑一片,要想借着随海浪摇来晃去的运输船灯光,稳稳捕捉到正在船上往海里铲石料的装载机"英姿",不太容易。于是,岸上的本报摄影记者要求道。船员却连连摇头,拉高嗓门,努力压过施工的轰鸣声:"不行!要赶快卸!不然一会儿潮水涨了,船会搁浅!"”这一小段视觉化的场景描述,像电影的蒙太奇,如不亲临现场,是不可能“抓拍”到的。

  接着,记者一段生动风趣的对话,也把读者带入动感的情景之中:“风雨还在继续。工人们站在宿舍门口,眼前是难得寂静的工地,还有

[1] [2]  下一页


<温州日报“百名记者蹲基层”大型报道体会>-:百度搜索 gooolge搜索 雅虎搜索 QQ搜索 狗狗搜索 有道搜索
报业集团在线支付
报纸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用户名: 查看更多评论

分 值:100分 85分 70分 55分 40分 25分 10分 0分

内 容:

         (注“”为必填内容。) 验证码: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